19
2025年09月19日 第02版:要闻•综合
  • 数智松绑赋效能 基层减负“一键清”​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集团公司基层减负工作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以技术重构业务流程成为破解基层负担沉疴、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路径。公司营销服务部锚定“减负提效”核心目标,精准聚焦基层报表任务繁重、重复操作冗余、移动办公不畅等痛点堵点,系统推进业务管理升级工程,让数智化赋能基层工作,实现“轻装上阵”。


  • 一项目入选自治区“三项计划” 培育项目

    本报讯(通讯员 赵心蕊)近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风光同脉·守望同心’——电力网格服务支撑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典型示范培育项目”入选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公布的2025年自治区本级“三项计划”典型示范培育项目,成为唯一入选的电网企业项目。

    近年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巴彦淖尔供电公司聚焦构建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族地区落地生根,形成了“供电+政府”“供电+乡村”“供电+社区”“供电+园区”的“四融四进”供电服务新模式,以电力服务的持续优化和互嵌共融有效促进了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孵化创建了典型示范培育项目。该项目紧扣空间、文化、心理、经济、社会“五维互嵌”深化融合发展,构建起“同网共享、同源共育、同脉共生、同题共答、同频共惠”五同五共工作体系,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深度融入民族地区现代化发展进程,有力形成了边疆地区践行“两个维护”、服务“国之大者”的生动蒙电实践。


  • “数字员工”上岗 “智”启营销新篇章

    本报讯(通讯员 王梦圆)近日,呼和浩特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力营销全业务链智能RPA机器人集群”已陆续规模化部署,55个“数字员工”正式上岗,未来将形成“60+”规模,全面覆盖营销全业务场景,实现基层减负、智能决策与风险防控的协同增效。

    从“单点突破”到“全链智控”


  • 又一防沙治沙重要工程配套接网工程正式送电

    本报讯(通讯员 朱惠韬 刘光义 温胜勋)8月30日,鄂尔多斯达拉特旗中节能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50万千瓦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配套接网工程正式送电,助推光伏治沙步入新时代。

    该项目作为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重要工程、“三北”工程攻坚战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21亿元,采用新能源与防沙治沙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等新型产业模式。该项目本期新建一座220千伏升压站,接至谷山梁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侧,全容量并网后年上网电量8.5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2万吨。


  • 月内第四次!乌兰察布 电网负荷又破纪录

    本报讯(通讯员 白 冰)9月14日,乌兰察布地区电网单日供电量再度刷新历史纪录,突破21667万千瓦时,这已是本月第四次单日供电量创新高,不仅如此,最大供电负荷同时突破历史记录,达947.7万千瓦,标志着地区用电负荷持续攀升。与此同时,地区电网总装机容量已突破2367.23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达1612.22万千瓦,占比68.1%,新能源发电量连续稳定超过50%,同比显著增长31.89%。这一“装机结构”与“实际发电”双突破,彰显乌兰察布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方面走在前列,“两率先、两超过”的规划目标正逐步成为现实。


  • 盛会落草原 热闹不“断电”

    9月13日,2025年阿拉善那达慕大会正式开幕,阿拉善供电公司投入500千瓦保电车、630千瓦箱变车各1辆,配置吊车1台,建“移动电源+固定保障”双重供电体系;15名保电人员带4台抢修车提前5天到现场,多轮次特巡消除隐患,故障发现、研判、处置全闭环。


  • 防沙治沙工程配套220千伏接网工程投产送电

    本报讯(通讯员 屈 婷 燕鹏宇)8月31日0时17分,由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承建的巴彦淖尔市防沙治沙一体化工程杭锦后旗30万千瓦和乌拉特后旗44万千瓦光伏项目配套220千伏接网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该工程总投资6727万元,新建220千伏线路31千米,组立铁塔112基,在河套500千伏变电站扩建220千伏出线间隔一个。工程建设期间,该公司以建设坚强电网为工作目标,创新采用“工程区块责任链”协调机制,集中攻克前期手续办理、物资供应、施工协调等难题,整合参建各方力量,对开工、转序、验收等关键节点实行提级管控,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项目整体完工后,预计首年发电量可达14.3亿千瓦时,将极大增强区域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届时,巴彦淖尔地区新能源装机容量将达1731.02万千瓦时,新能源装机占比87.92%,居自治区首位。该项目投运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41.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3.39万吨,有效助力自治区实现“双碳”目标,为推动蒙西电网西部地区内销外送支撑示范基地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鏖战金秋 秋季检修全面铺开

    本报讯(通讯员 池青华 张磊)9月6日,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500千伏敖鸿Ⅰ线及500千伏敖瑞、鸿沁湖变电站计划检修工作正式启动,标志着该公司今年500千伏主网秋检序幕正式拉开。

    此次检修统筹安排多项任务,包括新建河套-祥泰Ⅱ、Ⅲ线路跨越施工、线路C类检修以及500千伏敖瑞、鸿沁湖变电站全站停电集中消缺等相关工作,通过采用“集中检修、一停多用”的高效组织模式,最大限度利用停电窗口期,实现资源优化和效能提升。与此同时,全网首台浩雅500千伏变电站内调相机抽转子圆满完成,标志着系统首台调相机检修大修取得第一阶段胜利。


  • “五共一靓”织锦绣 和美乡村入画来

    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三农”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主动对标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部署,选取太阳升村作为试点开展乡村线杆布局优化工作,率先在杭锦后旗107个村社完成了乡村线杆布局优化任务,探索出具有蒙电特色的融合共建、集约共享、和谐共生、群众共为、发展共兴、电靓乡村的“五共一靓”乡村线杆治理新模式。


  • 物资仓储中心投运

    本报讯(通讯员 王佳佳 鲍玉麟)9月2日,锡林郭勒供电公司物资仓储中心正式投运。该中心集成三维立体仓储、AGV智能搬运机器人、AI视觉识别、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构建“智能仓储—自动分拣—精准配送”一体化运营模式,实现电力物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搭建起锡林郭勒地区电力物资保障全新格局。


  • “三网融合”包住民生冷暖

    本报讯(通讯员 龚晨尧)近日,包头供电公司结合地区电力客户用电实际,将供电服务网格全面融入工业园区、社区、村镇网格体系,形成“供电+园区”“供电+社区”“供电+村镇”“三网融合”,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高品质用电需求。

    该公司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站点网员”主动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组织架构更加明晰、服务响应更加敏捷、信息共享更加畅通、民生服务更加精准、应急协同更加高效”五个目标任务,将“双网融合”升级成“三网融合”,建立“三级”网格服务团队,将电力服务的链条延伸至包头地区每一个角落。截至目前,该公司已融入2826个包头市社会各层级网格,各网格群发送定向用电安全、电价政策宣传57次,依托“鸿雁”共产党员服务队走访规上企业1371户次、进园区交易指导10次、深入社区服务1136次、帮助全市76家养老院排查用电隐患135处,切实做到实现“网格事、网格办”,让“电网+网格”包住民生冷暖。


  • 01

  • 02

  • 03

  •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