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燕 王 珏
2025年09月19日
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三农”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主动对标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部署,选取太阳升村作为试点开展乡村线杆布局优化工作,率先在杭锦后旗107个村社完成了乡村线杆布局优化任务,探索出具有蒙电特色的融合共建、集约共享、和谐共生、群众共为、发展共兴、电靓乡村的“五共一靓”乡村线杆治理新模式。
政企共建 携手描绘温暖画卷
该公司以“杆塔减量、飞线清零、环境提升”为目标,打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攻坚战”。创新推出“1+3+N”政企协同机制。由政府牵头,统筹电力、通信、广电三大行业主体,联合发改、工信等部门,建立“政府四统一、企业三包干”责任体系,完善“三会三报”动态调度制度,创新整合“杆线布局八步工作法”。从行政手续办理到项目验收评估,全链条、全流程打通政策、执行和评估环节,明确了多元主体、多规并行重叠下的乡村基础设施治理路径。该公司始终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枫桥经验”,紧密联系群众,组建“技术专家+施工团队+村民代表(监督员)”联合专班,政府、企业、村委会和村民代表每周三联合办公,推动公司供电服务模式从“双网融合”升级为2.0版“四融四进”,实现农村地区网格全覆盖和政企网格融合率100%,不断丰富民生共治和普惠发展的内涵与形式。
和谐共生 勾勒和美乡村画卷
该公司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导,按照布局集约化、杆塔共享化、下户隐蔽化、工艺标准化“四化标准”,以“一村一策”“一村一案”为每一个村社量身定制专项治理方案,推动河套乡村电力基础设施实现深层次、全方位、整体性的提质升级,重塑美丽乡村天际线。布局上,联合制定全区首个《强弱线杆共建共享技术规范》,将农网规划纳入政府整体规划,普及智能终端,9224块智能表计更换后远程抄表成功率达99.9%。以“高低压共杆+强弱电微型管廊”等措施推进“三线共建”,消除空中“飞线”,排除1176处安全隐患,整合647基各类线杆,压减率30%,公共空间利用率提升12%。下户线改造采用隐蔽化方式,将原有2-3根架空线改为单根地下电缆入户,分设强弱电管道,安装825块电表集装,表箱数量减少53%,下户线数量降低71%。工艺上力求规范精细,统一更换为户外反光材质标牌;表箱设计融入蒙电文化、自然景观等元素,兼具美观与特色;打造“一廊一墙”,安全用电文化墙送知识到村民家门口,用匠心提升农网品质。
如今,村落的笔直道路、整洁环境与整齐线杆相互辉映,“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在这里再次具象化。
发展共兴 谱写村强民富乐章
在太阳升村这个拥有112户、267位常住人口的村落,该公司秉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理念,以线杆治理为契机,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核心,从电网结构优化、运维保障升级、应急支撑强化三个维度协同发力,推出“电靓乡村”服务组合拳,助力乡村振兴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走在前列。
服务“温暖工程”,发布《清洁能源供暖情况分析报告》,为村民定制专属供电套餐,帮助农户降低40%的取暖成本,绿电赋能的生态价值进一步凸显。赋能“北方粮仓”,加强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控水示范点、设施农业种植等5类现代科技示范基地的供电线路运维,为5000亩高标准农田、5000亩设施农业大棚及21个村集体光伏项目提供可靠电力支持,预计年增产3.14亿元。惠泽“塞上江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水四定”重要指示精神,响应自治区“节水行动”要求,以电网升级为突破口,优化电网布局以精准匹配节水设施,创新“水电双控+以电折水”模式,研发“以电折水”智能APP。
该公司“五共一靓”模式以小切口推动大民生,取得了安全、生态、民生、示范四重效益,描绘出杭锦后旗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乡村美的新画卷,交出了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电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