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在包头市土默特右旗这片浸润着多元文化的热土上,民族团结的故事如黄河浪花般奔涌不息,在炊烟袅袅的村落与生机盎然的田野间铺展成动人画卷。土右供电公司用优质服务在这幅画卷中勾勒出浓墨重彩的民族团结印记,成为各族群众共赴小康路上的“光明守护者”。
走进土默特右旗明沙淖乡贺成全村,“黄河渔村田园综合体”如一颗镶嵌在黄河岸边的明珠,折射着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憧憬。1座35千伏变电站、300余基电杆井然有序地环绕着贺成全村,成为这座总投资3300万元的乡村振兴标杆项目的最有力支撑。2022年,项目落成以来,便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支撑这多元业态蓬勃发展的背后,正是土右供电公司织就的坚强电网。
本报讯(通讯员 刘进源)8月3日9时,鄂尔多斯市再次进入重大气象灾害(暴雨)三级应急响应状态,鄂尔多斯供电公司立即响应,筑牢守护防线。
16时许,随着一声“轰隆”的雷声,大雨如期而至。东胜地区暴雨如注,道路积水严重。暴雨持续40多分钟后,东胜供电公司供电服务协同群内,电力服务员陆续发出多个小区停电信息,一场暴雨中的电力“保供战”随即打响。
本报讯(通讯员 刘 霞)近日,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遭暴雨引发的山洪侵袭,卓资供电公司多个供电辖区陷入困境,其中912六苏木线与925白银厂汗线受灾严重,多基电杆倒杆,甚至线路崩裂。
“912六苏木线二道坝支线电杆被冲倒,二道坝、碌碡坪两条支线无法送电。”听着现场的汇报,望着眼前唯一进村的路被冲毁,想着9个台区400余户居民停电,后房子供电所所长心急如焚。浑浊汹涌的激流,裹挟着泥沙石块滚滚而过,雨还在下着、道路不通,抢修人员难以进入现场。
7至8月,乌兰察布察哈尔供电公司开展了一系列乡村电网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治理,集中整治乡村老旧线路、私拉乱接、树线矛盾等突出问题,全力打造安全、可靠的农村用电环境,以实际行动让乡村旧貌换新颜,“电”亮村民幸福生活。
精密部署 治理快速见效
自该项工作开展以来,该公司与乡镇政府组建“电力网格员+村干部”联合小组,对高风险区域进行定点巡查,积极协调村委会实地摸排整村线路情况,挨家挨户走访老乡了解用电情况。
本报讯(通讯员 朱彦龙)7月中旬开始,四子王110千伏变电站10千伏开关柜改造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对913油房线等10余条线路进行配网改造升级。
为克服施工改造项目风沙大、运输距离远等困难,减少对草场生态的影响,四子王旗供电公司采用“分段施工、即建即清”模式,当日清运施工垃圾,同步恢复植被生态。截至7月底,改造项目已完成方案设计、工程量清单核定等流程,拆除高耗损变压器等老旧设备5台,同步完成新电缆通道规划与材料采购,重点开展土建基础施工,安装调试智能断路器和环网柜10个,已全面完成主体工程,进一步提升线路自动化水平,减少停电时长和故障率。
本报讯(通讯员 范佳鑫)“非常感谢供电公司,真是给我们村帮了大忙!”8月4日,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宝昌镇宏盛村将印有“风雨同舟抗大汛,心系百姓护平安”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到太仆寺旗供电公司,字里行间满是村民们对供电公司在抗洪抢险保电工作中挺身而出的感激。
本报讯(通讯员 巴根那)8月4日,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巴彦淖尔乌拉特后旗供电公司配电运检班的高空作业车已在镇区休闲广场西侧开始作业。
班组负责人带领队员来到110千伏变电站914镇区线12号公变低压线路B分支4号杆处,仰头可见导线因外力扰动,从绝缘瓷瓶脱落下来,搭在金属横担上,存在安全隐患。“先采取安全措施,操作平台升高时注意保持安全距离。”负责人一边检查工具,一边叮嘱同事,“这一片商户密集、居民集中,线路运行稳不稳,直接关系到大家的日常用电。”
电力科学研究院作为集团公司核心科技支撑力量,深刻把握能源革命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战略机遇,聚焦主责主业,在科技创新、技术支撑、人才培养等关键领域系统推进改革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改革攻坚突围 打造科技创新“新引擎”
该公司将科技创新作为改革的核心驱动力,着力打通“产学研用”链条,提升服务集团战略的科技供给能力。一是集聚资源,加速核心技术突破进程。全力支撑内蒙古能源研究院、集团公司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运行,有序推进集团公司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复评审工作,持续优化平台运行管理机制。在研各类科技项目达93项(国家级3项、自治区级20项),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挂图作战”动态管理,强化过程管控与目标考核。2025年,2项技术成果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项目成果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二是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创新推行“一试、二库、三节点”工作法,推动系统内首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试点落地,率先建立含12项成果的成果转化储备库及涵盖755项专利的知识产权管理库,严控科技项目立项、转化审核、收益奖励等关键节点,3项科技成果成功签订成果转化许可合同,有效破解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难题,为集团公司科技成果高效转化、产业化布局提供有力支撑与实践改革样板。
在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阴山优麦食品有限公司与蒙薯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当地农业产业化的标杆企业,其育种、加工、仓储、销售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安全可靠电力的坚实支撑。察右中旗供电公司以主动、精准、高效的服务,化身企业安全生产的“守护者”。
“多亏电力公司的实时监测预警,去年夏天用电高峰时,及时提醒我们调整了大型烘干设备运行时段,避免了过载跳闸可能造成的原料损失和生产中断。”阴山优麦生产车间负责人深有感触。面对阴山优麦年加工数万吨燕麦产品的庞大产能,以及蒙薯食品年产数千吨低温薯条、果蔬脆片的精细化生产,电力负荷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察右中旗供电公司对企业关键生产线、仓储设施的用电负荷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一旦系统捕捉到负荷异常攀升、逼近安全红线,预警信息即刻直达该公司用电检查班。这套无形的“电力防护网”,让企业面对生产波动时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