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日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
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平地泉运维站成立于2012年10月,现有职工21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数占比85.7%,党员人数占比23.8%,主要负责2座220千伏变电站、6座110千伏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工作。所辖变电站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南部及察右前旗西北部,担负着集宁新区党政机关、察哈尔工业园区、乌兰察布站、京张高铁、京包铁路、草原云谷大数据等工农牧业及居民生产生活的供电任务。
本报讯(通讯员 范亚坤)4月12日,随着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设备指示灯由红转绿,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首台智能双电源自动切换开关(简称“双切开关”)顺利投入运行。该设备的启用标志着巴彦淖尔公司配电系统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为区域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注入新动能。
本报讯(通讯员 赵杨辉)近日,随着“一平面接入网络恢复正常,远动等实时业务已全部恢复”的指令确认,阿拉善供电公司历时18天攻坚,顺利完成调度数据网骨干网切改工程。该工程成功实现阿拉善地区调度自动化主站系统业务从原生产调度大楼到新楼的全面迁移,标志着地区电网调度业务迈入高效协同新阶段。
本报讯(通讯员 周效雍)4月21日,随着南排变923鞍山道线32号杆3017开关完成更换且调通上线,包头昆区供电公司顺利完成9处智能开关更换,有效提升辖区电网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加快“零停电计划示范区”建设。
据悉,新更换的智能开关具备与变电站出口开关多级保护配合及自动重合闸配置,当检测到分支线路发生故障时,可以实现快速定位线路故障范围,准确切断故障部分,帮助抢修人员快速恢复供电,也将有效增强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安全性、智能化,便于电网调度和维护人员及时了解、掌握配网运行状况,提高线路的供电可靠性。
本报讯(通讯员 高阿东 程思译)4月22日,阿拉善吉兰泰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罕乌拉地区10千伏9104市政线展开全面登检,确保配电线路无惧恶劣天气,稳定运行。
春查登检,牵系民生与地区发展,配电线路若在恶劣天气“掉链子”,客户用电便会受影响。为此,该公司结合设备状况与往年经验,提前规划、精密部署,制定详尽检修方案。
本报讯(通讯员 吴奇霖)4月18日,随着斗金山220千伏变电站4号主变恢复送电,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变电管理二处以“零违章、零缺陷、零事故”的成绩,圆满完成2025年度春季安全大检查工作。此次春查历时32天,覆盖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期、丰镇、卓资、兴和等供电区域,共消除设备隐患42项,处理缺陷322处,为迎峰度夏期间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全年供电可靠性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报讯(通讯员 闫 帅)为全力保障春耕春灌期间电力稳定供应,乌兰察布化德供电公司迅速行动,全面拉开春季安全大检查活动帷幕,以精准服务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电力动能。
该公司提前组织专业人员对辖区内春耕春灌用电需求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通过与村委会沟通、走访农户等方式,详细了解各区域种植面积、灌溉设备配置及用电负荷等情况,为春查工作精准施策提供有力依据。
本报讯(通讯员 薛忱恺) 日前,薛家湾供电公司启动10千伏架空线路绝缘化改造工程,以科技赋能电网升级,全力打造安全、智能、高效的现代化配电网络。
为提高客户用电质量,该公司狠抓责任落实,降低设备故障跳闸率势在必行。本次工程涉及26处杆塔,改造采用高强度绝缘导线、防雷绝缘子和智能分段开关等先进设备,可以应对极端天气频发导致的大风和雷击,有效克服树线矛盾、异物搭挂等导致的短路跳闸。
本报讯(通讯员 刘 科 刘恒孝)近日,沙井110千伏变电站综自改造工程迎来关键一战——在仅14小时的窗口期内,鄂尔多斯供电公司修试管理二处成功完成1台主变三侧间隔及3条35千伏线路的综自改造任务,以“零差错、零延误、零事故”的优异成绩交出答卷。
本报讯(通讯员 查斯娜 曹皓琛 乔雨晴)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时,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工会组织开展“书香传薪火 感恩续华章”4.23世界读书日阅读分享特别活动。
活动分别以职工好书分享、工会讲堂、《红色家书》经典分享、“中国梦·劳动美”一线职工朗诵以及巾帼先进个人表彰和退休职工见面会组成,职工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共话心声,领悟浓厚书香氛围。该公司信息通讯处的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冬雪分享了《中国劳模史》,感受跨越世纪的劳模精神;来自综合事务中心的集团公司先进巾帼个人获得者邢海燕讲述《诗经飞鸟》,仿佛带领现场的职工朋友们穿越千年;来自赛罕供电公司的青年职工代表胡宏伟分享了《遇见未知的自己》,开启了一场治愈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