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中国电力报】全国劳动模范孙利强:专注的力量

4月28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一级专业工程师孙利强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了表彰。

从一名普通电力员工到“大国工匠”“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30年的职业生涯里,孙利强始终坚守在电力科研一线,秉承着力臻完美的态度对待每一项科研项目,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专注的力量。

▲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一级专业工程师孙利强。

入门:没有师父就自己学

1995年,孙利强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精密机械专业毕业,进入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化学技术研究所工作至今。

多年来,他始终致力于水质分析仪器技术的科研创新工作,推动科技成果在能源一线领域实地应用,用创新成果解决生产一线的实际难题。

刚刚来到化学技术研究所,孙利强负责维护电厂的水质分析仪器,该项工作与其自身所学专业的关联度甚小。水质分析仪器是火电厂汽水指标监测的“千里眼”,关系着火电厂的安全运行。20世纪90年代,国内从事火电厂水质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少之又少。

没有师父指教,反而让他少了依赖感,自觉将工作压力转化为动力。几年间,他与书本为伍,以实践为先,足迹遍及内蒙古各发电企业,全面了解掌握了在用水质分析仪器使用情况,针对仪器存在的缺陷,他提出的多项建议被采纳。

“当时的水垢已经超过1厘米,阻隔了与外界的热量交换,蒸汽如果冷却不下来,发电机组就运转不起来了。”2009年3月,内蒙古华宁电厂两台供热机组的凝汽器出现严重结垢情况,电厂使用高压水枪等人工除垢方式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这种情况下,机组随时面临停机的风险,将会对集宁市区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孙利强和同事们临危受命,用十几天的时间,彻底清除了凝汽器的水垢,保障了机组的正常运转。

攻坚:奔着问题去

变压器油是电力设备中重要的绝缘介质,变电站需要定期检测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成分,以此来判断变压器的运行状况。

一直以来,内蒙古电力系统普遍采用气相色谱的方式来检测变压器油质,人工运维成本较大,并且现场缺少专业维护人员。为了解决在线检测装置维护量大的问题,孙利强创新性提出采取光声光谱替换气相色谱的方式来检测变压器的油质。与气相色谱相比,光声光谱最大的优势在于没有消耗品,免人工维护。

2019年,他主持完成了“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光声光谱在线检测装置研制”科研项目,研发的装置分别在包头供电局、锡盟超高压供电局、薛家湾供电局正式使用。

2020年11月25日,该项目被中电联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度技术改进一等奖。

在发电厂学习期间,孙利强带领团队成员研发出了国内第一台第三代水质分析仪器——“专用型在线式工业离子色谱分析测量装置”,该项目先后通过了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内蒙古科技厅组织的项目鉴定,鉴定结论为“该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至目前,该装置已在10多个发电单位应用,完成销售30多台,实现产值1500多万元,实现利税800多万元。该项目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2015年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6年科技创新大会科技创新成果奖及2016年度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优秀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这也是目前为止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唯一一项拥有全部知识产权并成功实现转化的科研项目。

谈及“匠人”精神,孙利强认为,就是要把工作做到精益求精,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细节。

在为现场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他还积极投身科研创新工作,先后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发表论文10余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庆云500千伏变电站4台主变轮停检修工作完成

高空检修 守护“大动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