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原县隆兴昌镇联星光伏新村村口一路走、一路望,崭新的变压器与挺拔的电线杆矗立其间,供电线路如五线谱般整齐排列,勾勒出乡村振兴的电力脉络,电稳业兴的蓬勃生机跃然眼前。
中央一号文件擘画“三农”发展蓝图,明确提出“巩固提升农村电力保障水平”,为乡村振兴指明方向。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号召,主动对标内蒙古自治区“五大任务”战略部署,深度融入巴彦淖尔市现代农牧业强市建设大局,以“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为宗旨,锚定建强主网、建密配网、精准服务、绿电赋能攻坚方向。通过“双网融合”新供电服务模式,以“蒙电速度”驱动乡村产业振兴引擎,助力各族群众共赴富裕。
满格电供应 幸福再升级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狼山镇富强村,十几米高、印着编码的新电杆,如士兵般笔直地排列在村庄里,家家户户的屋檐墙壁上,一块块崭新的新型电表格外引人注目。“咱们老百姓,真呀真高兴……”走到村民吕占兵的家门,一曲熟悉的老歌曲从堂屋里传来,主人家正在开启电炉做午饭。“以前电压低,用电高峰时经常掉闸,电磁炉、电视机都没法使用。现在供电公司为我们村进行线路改造后,电压稳了,电冰箱、洗衣机、电磁炉一起开也没问题”吕占兵一边炒菜一边回头高兴地说。
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该公司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使命,锚定“增容量、密布点、短半径” 配网升级改造攻坚方向,在河套大地全面铺开农网改造升级改造行动,在全市7个旗县区的苏木嘎查、村社乡镇间织就坚强电网。累计投资13.6389亿元,新建和改造1801台配电变压器、新建和改造10千伏线路3709千米、0.4千伏线路2657千米,实现农村供电网络从“薄弱”到“坚强”的质变跨越。这场惠及千家万户的电力民生工程,彻底终结了困扰村民多年的低电压、线路老化难题。
电足财路通 致富加速度
眼下,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巴彦淖尔临河区乌兰图克镇东兴村迎来了属于虾农们的“水上春耕”。一条条1厘米左右的南美白对虾的小虾苗在水中蹦来蹦去,虾农王琪正通过专业电子仪器检测育苗池理化指标,并详细记录水温、PH值、溶解氧等关键参数。这里作为临河区乡村振兴示范点之一,正大力发展农村特色养殖,以养殖产业发展促进当地村民增收。
为护航高附加值农业高质量发展,供电公司创新构建“双网融合”服务体系,强化政企协同,以“预防+保障+应急”三级联动机制精准对接农业用电需求,针对草莓、樱桃、虾养殖、螃蟹养殖等特色产业,量身定制“一户一策”供电保障方案。秉持农田稳、粮食安,粮食稳、人心定的原则,“一对一”服务不同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建立“一村组一驿站一网格”,为一千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提供高效用电服务,让“安全电”为高标准农田“解渴”。同时,将“以电折水”效能发挥到最大,为计量现状农业用水量提供技术支撑。一系列创新服务举措,正转化为赋能乡村振兴的强劲动能,成为助力巴彦淖尔现代农业发展的“电力引擎”。
宜居村社美 电助文旅热
春日的乌拉特前旗白彦花镇乌日图高勒嘎查,休闲小游园里村民或散步闲谈,或挥拍健身,勾勒出闲适惬意的乡村生活图景。在巴彦淖尔,紧扣“农业为根、文化为魂、旅游为形”的河套特色文旅发展理念,深挖农文旅融合潜力,打造出赏镜湖风光、骑蒙古骏马、品乡村野趣的文旅新体验,吸引八方游客纷至沓来。
随着“五一”旅游旺季来临,巴彦淖尔电力保供面临新挑战。供电公司勇担社会责任,以“电引擎”驱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组织精干力量实地巡检,对景区、民宿、农家院开展“地毯式”用电安全排查,以“隐患不过夜”的高效处置机制筑牢电力安全防线。同时,延伸服务触角,“组织联建、工作联动、队伍联合、服务联办”的四联工作机制,主动融入网格管理,推动“电力客户经理+居委会网格员+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社区民警+社区医院”彼此联动。设立营销服务“网点”,方便群众办事;设立抢修服务“站点”,解决群众急事;在生活区服务“布点”,满足群众小事。通过安全用电知识宣讲、发放科普资料、提供技术指导等多元举措,织密乡村安全用电防护网,为河套地区特色文旅产业稳健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护航八方游客尽享安心、舒心的假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