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从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传来喜讯,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A级大数据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报告厅项目,凭借卓越工程品质与创新实践,成功摘得2024年度第一批自治区最高工程质量荣誉——“草原杯”。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项目建设成果的肯定,更是对自治区首个A级大数据中心18个月匠心建造、以科技与绿色赋能能源未来的高度认可。
数字基石:扛起“数字蒙电”发展定位
该项目坐落于呼和浩特赛罕区,是内蒙古电力集团推进“数字蒙电”发展定位的核心载体,总投资10.86亿元,总建筑面积达9.38万平方米,肩负三重关键使命:
- 作为智慧中枢,A级大数据中心整合电网运营、客户服务、企业经营全维度数据,为集团数字化转型筑牢底座;
- 作为创新引擎,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一个中心、三个区”为布局,专攻新型电力系统核心技术;
- 作为绿色标杆,园区融合建筑光伏、直流楼宇、储能及智慧能源系统,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供电服务示范样板。
项目自2022年6月12日开工,至2024年6月27日取得不动产权证书,500余天的奋战,最终成为内蒙古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党旗领航:攻克难题跑出“蒙电速度”
面对项目包含11个会议室、8个数据机房、科技报告厅等复杂功能,以及1.26万平方米高大空间模板(最高15.6米)、2.4万平方米石材幕墙色差控制等难题,蒙电项目建管公司以“党建+基建”模式破局:
- 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在疫情反复、高温酷暑等挑战下,严守安全红线、质量底线与进度主线;
- 科学制定建设计划,2022年全力冲刺“正负零”节点,2023年春节期间完成1100吨钢筋绑扎、1.5万方混凝土浇筑,实现主体封顶;
- 创新联合验收机制,将政府审批时限从35天压缩至17天,刷新同类项目建管手续办理纪录。
技术赋能:创新驱动培育“质量金果”
项目深度应用“四新技术”,成为斩获“草原杯”的核心竞争力:
- BIM技术贯穿全周期,从三维设计校核、管线综合优化到施工模拟,累计解决碰撞问题2000余处,助力项目拿下6项国家级BIM大奖;
- 领跑装配式技术应用,水平预制构件应用率15.6%,内隔墙非砌筑比例50.17%,干式工法楼地面占比50.30%,显著提升建设效率与绿色水平;
- 集成多项绿色技术:以第三路市电替代柴油发电机,搭配模块化UPS与自然冷却技术实现节能;通过数据中心余热回收+AI暖通控制推进“双碳”目标;借助环境监测联动喷淋系统,获评“绿色施工样板工地”;
精益管理:严守标准解锁“质量密码”
“草原杯”的背后,是项目对质量的极致追求:
- 搭建智慧管控平台,集成全景监控、质量巡检、物料管理等7大模块,问题整改闭环率达100%,实现“数据驱动精益建造”;
- 推行“双样板引路”机制,每道工序先建“标准样板+实体样板”,确保工艺一次成优,卫生间“墙顶地三缝合一”、地漏精准套割等细节尽显匠心;
- 构建体系化质量保障,由建设单位牵头,联合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多方协同,将创优目标层层分解,通过签订岗位质量责任书、评选“质量工匠之星”,激发全员质量意识。
荣耀再启:锚定未来赋能能源转型
“草原杯”既是对项目过往建设的肯定,更是未来发展的新起点。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管控平台已投入运行,将汇聚内蒙古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数据,通过分析与赋能,为自治区能源经济转型提供智力支撑。
未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将以“草原杯”为激励,持续秉持“匠心筑精品”理念,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终端用能清洁化的道路上,为自治区完成“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注入强劲“蒙电动能”。这座以绿色为底色的数字地标,正成为北疆高质量发展的闪亮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