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服务 > 正文
智慧服务变迁记(之一)|1.0系统的20年

2024年11月15日18时,随着新一代营销管理信息平台(营销2.0)项目指挥部下达“营销1.0系统关闭”指令,内蒙古电力营销1.0系统正式完成了历史使命,即将进入营销2.0数字化时代。

2024年10月25日,营销1.0发布最后一个版本,版本定格在V13.8.6。

2024年11月8日,最后一笔月结算费,营销1.0月结发行停止。

2024年11月13日24时,营销1.0缴费渠道正式关闭,标志着营销1.0全面停止对外服务。

2024年11月14日12时,营销1.0最后一次关账工作开始。全集团公司营销、财务、19家银行业务人员联动处理,至11月15日18时,9家盟市公司完成应收、实收关账工作,营销1.0业务数据冻结。

11月15日19时,内蒙古电力营销1.0服务停机,营销1.0正式下线。

对于营销工作人员来说,内蒙古电力智能化营销业务平台(营销1.0系统)更为熟悉的称呼是“营销信息系统”,始建于1998年左右,由伊克昭盟电业局(现鄂尔多斯供电公司)PB版营销系统作为雏形及试点,锡林郭勒电业局(现锡林郭勒供电公司)作为推广实施单位,2000年启动9个盟市供电单位的集中应用,初步实现营销管理从人工到电子化再到信息化转变。

回首过往,率先集中部署的营销1.0系统为国内电网企业营销服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蒙电实践和蒙电经验,多次钻研创新,引领全国电力营销应用系统发展。伴随着营销管理体系的调整与优化,经过20年上千个软件版本的迭代升级,也为构建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做出了蒙电探索和蒙电示范。营销1.0从独立部署、省级集中部署、统一平台架构,一直到“互联网+”微服务架构,紧跟电力市场改革步伐,累计发行电量约2.73万亿千瓦时、电费约1.2万亿,前后支撑了2万余名营销员工日常作业,为提升营销管理精益化水平、创建优质服务品牌、推进业务变革和适应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

营销信息化“五阶段”建设实施

第一阶段,系统独立部署,业务规范化初步形成。

旗县分公司层面集中模式的第一代系统,采用C/S架构,各分局、盟市局独立部署、独立应用,初步实现了业扩、计量、电费、账务、收费、用检合同等业务的信息化应用,营销业务向统一规范转变。

第二阶段,省级集中,业务三统一管理。

自2004年以来,采用“业务大集中、系统统一部署”的架构,开创性提出并成功构建“四层五线”的业务管理模式,完成9个盟市局业务的升级集中,成为全国第一家省级业务集中的省级电网公司,初步实现业务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模式的三统一管理,采集分线分台区,费控系统,支撑计量中心、抄表中心、客服中心业务高效开展;2009年建设完成电能量采集与控制系统,成为首家应用省级集中且自定义设备标准及通信规约的采集系统,创新开展计量网络图“数字孪生”初步探索,上线智能费控系统,首创“本地电卡+远程充值保电”多模态的客户用电保障体系。

第三阶段,统一架构,平台标准化管理。

2015年开创性以扁平化设计理念搭建了统一营销信息平台架构,实现了营销业务系统的统一风格样式、统一入口、统一权限管理,进一步夯实了营销基础数据、业务流程以及业务管控能力。

第四阶段,互联网应用改造,拓展服务渠道。

2018年起,以“一平台、一系统、多场景、微应用”的设计理念,以“数据共享、业务贯通”为目标,全面实施线上渠道建设,相继建成蒙电e家、95598话务集中、微信公众号、蒙速办等互联网渠道,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渠道。

第五阶段,电价市场化改革,支撑政策实施。

近年来,从输配电价改革、取消工商业目录电价、电网代理购电、工商业峰谷电价到电力现货及绿电政策实现,营销1.0系统有力支撑了历年电价政策的落地应用,新型电力市场体系初步构建。

回首过去,肩负使命硕果累累;展望未来,守正创新接续奋斗。以“融旧建新”建设的营销2.0系统充分融入了营销1.0建设成果和特色应用,将提供更加精准、高效、智慧的新型供电服务,为营销业务创新提供更多个行业首次,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赋智赋能。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庆云500千伏变电站4台主变轮停检修工作完成

高空检修 守护“大动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