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进行时 > 正文
改革长镜头丨链韧智驱:检储配一体化激活全要素动能

一、问题与挑战

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在服务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及电网主网架建设中,物资供应保障面临三大核心挑战:

一是传统检测模式成本高、周期长,难以匹配工程进度需求。

二是仓储与配送环节信息割裂,库存数据更新滞后,配送调度依赖人工,工作效率较低。

三是技术支撑力度不足,应急响应滞后,跨区域协同能力不足,难以支撑偏远旗县地区物资集约化管理需求。

二、改革举措与成效

(一)搭建本地化检测体系,破解效率瓶颈

以“检测布局与仓储网络协同”为核心,结合电网覆盖范围与旗县分布,规划“1个检测中心+9个区域仓储枢纽+118个末梢配送点”的三级网络,检测中心选址兼顾仓储枢纽的地理分布,公司在智能仓储中心就地建设标准化检测中心,配置齐全专业检测设备,升级CMA检测资质。创新“就地抽检、检后入库、集中储备、按需配送”模式,将物资检测环节嵌入仓储流程,实现到货即检、合格即储。该举措使检测周期同比缩短7-15日,同时辐射周边盟市供电单位,显著提升区域服务水平与供应保障能力。

(二)构建智慧协同平台,提升全链效率

紧密衔接“仓储-检测-配送”环节,实现信息无缝对接。通过“抽检-出入库”联动机制,库存周转率提升30%,积压物资占比下降60%。引入自动化搬运设备,仓储人力成本降低40%。通过应用现代供应链平台预约领料功能,需求单位线上下单系统自动完成ERP出库同步、WMS下架指令传输,智能货架精准定位,AGV、RGV等全自动智能化设备协同运作并自动下架,在黑灯条件下达成24小时无人干预作业。相较传统模式,实现了检储配基地仓库节能降碳,照明用灯数量减少,作业效率提升,物资调配管理由“人找物”向“物等人”转变,探索实现“仓库熄灯不打烊”,仓储管理指令一键下达。

(三)建成一体化配送网络,实现资源集约

依托现代供应链平台系统,公司构建了一套高效的订单式配送体系,实现了应急调拨1小时达、市内当天达、跨盟市当日派单的服务响应机制,服务网络覆盖周边6个旗县、相邻4个盟市及边境口岸地区,显著增强了电网运维保障水平。周转库视频监控全部接入集团公司物资可视化平台,调控中心实时监控库存,管控库房安全。配送车辆配置定位模块,行驶轨迹、里程实时上传,保障配送安全。同步发挥应急指挥中枢作用,通过现代供应链平台一键查询注册库房、供应商寄售、仓储点等全量物资,实现资源可视、可查、可调,推动物资部门、项目管理单位、施工单位高效协同,保障资源快速精准配置。

(四)支撑重点工程建设,彰显保障效能

该模式精准服务新能源并网及电网升级工程,圆满完成包银高铁配套供电工程,沿线五个旗县新建或改建220千伏变电间隔10个、电力线路10条、铁塔412基,线路延伸137公里。磴口县蒙能160万千瓦光储生态治理项目等多项新能源接网工程等重点工程推进,涉及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线路改造超1000公里。

三、经验与启示

通过“检储配”一体化管理实践,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打通物资供应链路,并持续以智能化、自动化赋能链路韧性,公司业务进一步提质增效。以下是三点经验与启示:

一是以降本增效为目标,科学优化工作流程,目前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物资平均检测时效为0.5天/件,效率提升6倍。物资供应周期缩短至7天,效率提升4.3倍。

二是一体化管理构建起“需求预测-精准储备-智能配送”的高效链条,并坚持以“建链-强链-智链-拓链”优化物资供应服务链,将链路做通、链性做韧。

三是以坚持做好蒙西电网西部区域核心示范区为目标,构建“集约化、协同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检储配供应链体系,服务西部区域物资“检储配”工作,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投入,逐步升级服务能力、扩大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水平。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小阿张”的常电梦照进现实

主变“扩容” 续写“戈壁绿”新征程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