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改革进行时 > 正文
电费信用贷助力高耗能产业稳链保供

一、问题与挑战

内蒙古乌海市区作为高耗能产业集聚区,2024年以来,当地电解铝、PVC、铁合金等企业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面临利润下滑、现金流趋势紧张等阶段性困难。部分企业因应收账款周期延长、融资渠道收窄,电费缴纳压力增大,电网企业电费回收风险上升,产业链稳定面临考验。

二、改革举措与成效

(一)创新电费信用贷款 “一亿额度”助企纾困

乌海供电公司主动作为,积极与蒙商银行乌海分行沟通协商,以“银、电、企”协同机制为纽带,创新性推出以企业信用作担保的“电能通”电费专项信用贷款。该贷款专为企业电费支付场景设计,具有“额度高、利率低、审批快”的优势,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亿元,年化贷款利率4.8%,较同类型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优惠约10%,审批流程可缩短20天,贷款期限1年。资金定向用于电费缴纳,为企业支付电费提供“贷款即缴费”的快捷服务,释放流动资金。目前已有两家企业通过该贷款顺利完成1.4亿元电费缴纳,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推动乌海供电公司电费回收率达99.96%以上。

(二)四方联动扩面增效“七亿资金”精准赋能

为进一步深化“助企行动”,乌海供电公司积极协调蒙商银行乌海分行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推动贷款滚动循环,并推广复制到更多企业。同时,加快推动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积极参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目前,乌海市已有10家重点企业与蒙商银行乌海分行达成合作意向,合作金额7.5亿元,未来有望推广到更多企业。“政府+电网+银行+企业”的四方联动平台,为能源金融领域深化助企合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三)三位一体服务下沉 “百次服务”化解难题

乌海供电公司建立重点企业共管机制,设立12345热线协同联办群,提供园区电力服务站全覆盖“一站式”服务,畅通园区重点项目“极速办电”通道,开展规上企业“一对一”专属服务,开展电力服务员走访入户服务、建立每日诉求预警督办机制等主动服务十二项举措,构建“政府机构驻点、园区驻点、网格驻点”三位一体服务网络,前置服务端口,电力服务员主动上门,提供“代帮办”服务专业化电力服务队,为规上企业配备“一对一”电力服务员212人,提供用电诊断、效能分析等定制化服务。2025年累计上门服务305次,解决用电问题860余项。

三、经验与启示

“服务升级”是地方供电公司增强核心功能的主要方式方法。主要启示为:一是通过创新服务理念、协同机制和技术手段,构建起“事前风险防范、事中精准服务、事后效能提升”的全周期服务体系,为破解高耗能产业集聚区融资难题,防范电费收缴风险提供了可复制的国企经验。二是积极探索“主动服务+精准施策+全程护航”服务机制。推动电力服务从“保障型”向“增值型”跃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全力做好 防汛保供电

电送老百姓“炕头上”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