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国合电力公司作为落实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的跨境电力运营主体,也是内蒙古电力集团参与国际能源合作的窗口单位,从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到董事会高效运转,再到涉外业务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以治理体系现代化为突破口,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
01党建领航,把稳改革发展“政治航向”
始终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党委会议“第一议题”,建立“领学研讨——政策对标——决策落地”闭环机制,贯彻落实。在研究审议公司涉外项目合作、对蒙能源市场投资等重大事项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确保决策符合政策要求。
严格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公司健全党委前置审议机制,修订后的《党委前置事项审议清单》包括14类66项关键领域,覆盖对外战略合作、境外主业类投资等关键领域。2023年至今,党委前置审议涉外项目议题12项,提出15条工作要求并开展12次督办,重大事项执行效率显著提升。
创新“党建+治理”模式,通过“党群综合类部门+生产业务机构”联合支部,让党建与生产经营双向赋能。在跨境供电、涉外谈判等任务中,“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成为攻坚主力。同时,以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为抓手,废除25项低效制度,修订141项管理标准,为改革发展营造实干氛围。
02机制革新,激活战略决策“中枢神经”
围绕董事会建设,公司实现从“形式合规”到“实质治理”的跨越。新《公司法》实施后,公司及时修订章程,更新23条董事会配套制度,完善议事规则与专门委员会职责,形成以《章程》为核心的治理体系。
在决策流程上,公司优化董事会召开机制,2023至2024年平均召开次数较2022年下降41.7%,聚焦战略议题提升决策集中度。同时,上线数字化决策支持系统,通过OA平台实现董事会决议线上传签,破解时效难题。“双重汇报”机制的建立,让董事会决议实现“动态跟踪、定期评估、实时反馈”闭环管理。
外部董事成为公司发展的“智囊团”。2023至2024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召开次数增长44.4%,研究议题数量翻倍。在推动口岸跨境供电统一管理中,外部董事提出4条针对性建议。公司还制定服务保障制度,将外董一线调研培训纳入年度计划,保障其高效履职。
03防控升级,筑牢开放发展“安全屏障”
立足跨境业务特点,公司打造“全流程、立体化”风险防控体系,实现连续安全稳定运行4700余天,跨境电费回收率、涉外业务内控合规审查率均达100%。公司编制《境外能源领域投资合规指引手册》《对蒙古国能源领域投资环境尽职调查报告》《蒙古国合规经营法律调查报告》等专业指引,提升涉外业务管理标准化水平。
法务力量深度嵌入涉外业务。建立“事前审核、事中跟踪、事后评估”闭环管理机制,所有涉外合同实行“业务部门+法律顾问+外聘律所”三级审核。2023年以来,出具9余份法律意见,全程参与重点项目,前置化解政策、法律风险。
04硕果盈枝,改革成效亮点纷呈
通过改革,公司党的建设从制度走向实践,董事会实现高效运转,风险防控转为主动防御。公司全面接管蒙西地区多个口岸跨境供电项目统一结算,策克口岸110千伏输电工程具备送电条件,蒙古国中部电网供电项目启动多轮电价谈判,国际贸易服务实质运作,与多家境内外企业签署合作意向书。2024年,公司跨国供电服务管理实践经验荣获国企改革创新成果二等奖。
“改革关头勇者胜,气可鼓而不可泄”,内蒙古国合电力公司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国际化进程,打造跨境供电特色管理模式,为集团公司进军中国企业200强贡献力量,在 “向北开放” 新征程中书写国企改革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