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草原明珠 闪耀民族团结之光

王宏伟 王 鹏

2025年09月19日

四子王大草原北连蒙古国、南接大青山,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北疆屏障”,更因“神舟着陆场”的神圣使命与“民族团结典范” 的温暖故事,成为北疆的草原明珠。

大爱传薪火:团结之光照草原

在四子王旗草原民族团结的精神谱系里,“草原额吉”都贵玛的名字,是刻在百姓心中的大爱符号。这位出生于四子王旗脑木更苏木的女性,用一生书写了跨越民族的爱心与赤诚。19岁时,她以稚嫩肩膀扛起28名上海孤儿的成长重任,用乳汁与炊烟搭建起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港湾。32岁起,她又以医者仁心穿梭于草原牧户,先后挽救40余位年轻母亲的生命,让“额吉”的温暖,成为蒙汉一家亲史诗的生动注脚。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坚守,奏响了民族团结的凯歌。

爱与精神的传承,从不会因时光而褪色。都贵玛抚养的上海孤儿达丽玛,长大后投身四子王供电公司,将“额吉”的精神融入电力事业。面对丈夫骤然离世的重创,她以草原女儿特有的坚韧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长大;工作中,她从不计较“份内份外”,用豁达与敬业成为同事心中的“精神标杆”。人们提及她,不仅因“上海孤儿”的身份,更因她身上那份“感恩草原、奉献草原”的赤诚,那是都贵玛精神的延续,也是“草原养我、我报草原”的初心写照。

在这份精神的感召下,四子王供电公司孕育出一批批先进典型:“孝老爱亲内蒙古好人”田瑞英几十年躬身践行美德,让“孝亲敬老”成为理论宣讲中最鲜活的素材;以黄色电力抢修车为载体的“大黄蜂”志愿轻骑兵,将“勤劳、奉献、团结、求实”的精神内核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立足草原,深入牧区、走进厂矿、踏遍田间地头,以“宣讲+服务”的模式,把都贵玛的先进事迹讲进百姓心里,把党的民族政策送到农牧民身边。

铁骑护神舟:蒙古马精神铸就航天担当

如果说民族团结是四子王旗的温暖底色,那么守护“神舟”则是这片土地的“硬核担当”。从“神舟一号”划破天际到“神舟十一号”载誉归来,每一次太空归航的背后,都凝结着四子王电力人的坚守。而支撑这份坚守的,正是矗立在祖国北疆的蒙古马精神,它如同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照亮了草原电力人守护航天事业的征途。

这份使命,始于1998年8月的一纸重托。当四子王供电公司接到“保障神舟飞船安全返回供电”的任务时,草原电力人便将“保电万无一失”刻进了骨子里。二十余载春秋,60余名电力人组成的“保电铁军”始终坚守岗位:为大庙航天基地供电的吉生太供电所、为边防联队服务的江岸供电所,更是以“零差错、零故障”的成绩,一次次圆满完成“神舟”保电任务。他们不是航天英雄,却用24小时全天候值守的平凡坚守,为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与实验筑牢了“电力生命线”。

如今,在四子王供电公司的荣誉室里,一架架镀金的 “神舟飞船”模型、一幅幅定格回收瞬间的照片、一面面写着“电力先锋、心系神舟”的锦旗,静静诉说着一段跨越二十余年的“航天情缘”。

从民族团结的大爱传承到航天守护的使命担当,四子王旗电力人用草原儿女的初心践行着这份坚守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