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攀攀
2025年02月07日
乙巳蛇年,一年打两春,黄土变成金。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春节过完,秧歌队锣鼓喧天迎接新春。恰遇正月逢春春更浓,使节日增加浓重的喜庆祥和气氛。立春日,有“打春牛”的习俗,小时候住在乡村,耕牛对庄稼的贡献谓之最大,每逢立春,村子里的耕牛披红挂彩,赶在秧歌队伍前面,为“迎春”开路。村民烙春饼,饼里卷萝卜白菜吃,谓之“咬春”。正月里酒足饭饱,立春这天,闲不住的农人会拿出犁耙、铧、锄头等农具,打磨、修缮,做好“迎春”准备。
时至立春,节气又回到了起点,俗谚说:“立春阳气转,雨水融河边,惊蛰鸟雀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春节气,大地开始回暖,背阴处的积雪慢慢消融,春到人间草木知。有诗曰:“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春风吹在待融化得汩汩漓漓的水面上,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田野里正在融化着的冰的气味,解冻后的泥土的腥味,以及热烘烘的牛羊屎尿的臊气,铺天盖地弥漫开来,春天就这样悄悄来了。万物复苏,蛰伏了一个漫长冬天的松鼠、青蛙、蜗牛和许许多多的虫子也为苏醒蓄势待发,土地里的野草和花儿种子也被惊动了,醒过来了,地下袅袅白气往上升腾,春天来了。
在乡村,立春过后的风沙从北方吹来,黄土地一天更似一天像松软的馒头,踩上去鞋底黏黏糊糊。此时的妇女们,勤快得像一支秒针,忙完田里的庄稼,就钻进园子里播种蔬菜。田地里还得黄牛耕地,铁犁逶迤前行,泥土像波浪一样从犁铧上翻开。庭院小园子则用镢头翻地,把挖出的土坷垃敲碎。土地像面团一样发酵了,就把茅坑里的屎尿和黄土搅拌成的粪,撒进园子里。人的粪便肥力远不如牛羊粪,但足够蔬菜瓜果蓬勃生长了。开春扶犁,春暖播种,靠田地过活的人,唯一拥有的东西,就是翻掘的土和撒下的种子。
再过些时日,万物慵懒,圈里的猪在酣睡,母鸡开始下蛋,成群的蜜蜂嗡嗡嘤嘤,在菜园子里抓紧花期,辛勤劳动,鸟儿在茂盛的洋槐树间闪动着灵敏的身影,不时发出裂帛般的啼声。我似乎也看到了,塑料棚下的稻秧也到了起缝降温的时节,日上三竿时,留守娃娃搬起砖头,像伞柄一样顶在秧苗棚的边缘。在无定河岸边纵横交错的田地里忙碌的农人们,正热火朝天抢墒情播种哩。娃娃们饿肚子了,就在墙角背阴处的瓮里拾一个黄米馍馍啃,那时的黄馍残留着解冻的碎冰,咬一口,冰凉的唇齿间蔓延着淡淡的酸甜,好吃极了。
立春至,万物生。立是开始,春是希望。“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是吉祥,百病消亡;春是希望,万物生长。 (锡林郭勒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