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护照去勘测

李 娜

2023年12月08日

“今天,我们带着护照去勘测!”11月28日一大早,阿拉善供电公司金圳电力设计公司勘测事业部副部长赵子萱和他的两位同事越过国境线、走出国门,到蒙古国那林苏海图地区进行线路勘测,这是该公司近10年来承接的第一条跨国电力线路勘测工作。

今年以来,该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经营思路,树立“走出去”思想,大力拓展蒙古国市场,获得了国外用户的高度评价和赞誉。此次承接的那林苏海图35千伏输电线路勘测工程为用户工程,起点位于蒙古国境内的那林苏海图110千伏变电站,终点为蒙古国阿拉腾戈壁煤矿采矿区,期间要穿越16公里戈壁沙漠,线路所在地区以丘陵、沟壑为主,地处没有通讯信号、没有基础设施、没有交通建设的原生态无人区。期间,赵子萱负责主要勘测工作,26岁的满都杰做辅助工作,36岁的郝日瓦承担着“翻译官”的职责。

“16千米中包含14.1千米35千伏双回路铁塔、2千米T接单回路水泥杆,还有变电站里的水泥杆架构和架构梁,塔型采用内蒙古电网标准,工艺采用国家电网标准,项目设计条件复杂、路径塔位选择困难。地质条件恶劣、山体陡峭、攀爬困难,给勘查测量带来极大的挑战。”29岁的赵子萱入职仅6年,多年跟先进仪器、庞大数据、恶劣环境打交道的他积累了丰富的勘测经验。他凭着专注和钻劲,从新手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勘测“领头雁”。

出发前,赵子萱根据前期点位整理了大量数据资料,仅地形地质、水文地质、矿区资料就记了满满3页:“出一次国不容易,我们从来不打无准备的仗,尽量一次性把所有数据资料都带齐,把现场地形地貌和附近地物都搞清楚,这样能节省不少时间。”为了尽快完成工作,3人对双回路铁塔和单回路水泥杆各选择两条备选方案,到现场再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其中一条进行打点定位。蒙古国坐标系与国内坐标系相比存在近30米误差,需要现场一一对照、修改执行,工作量极大。

4天时间里,3个人从变电站这头的工作基点,一个测点一个测点地引测到线路尽头的工作基点,再一站一站返测回去。他们扛着几十斤重的RTK和全站仪,立尺、观测、记录、计算,确保每一站往返测量都符合精度要求。

除了充电宝、钢卷尺、笔记本、中性笔和资料之外,满都杰的斜挎包里还装有创可贴、碘伏、棉签等医药,野外需要不停地上山下山,极易划伤手掌和胳膊,药品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消耗品。16千米的勘测路线,他们来来回回走了两遍,为了达到厘米级测量限差要求,他们每天要在路上不间断地勘测近8个小时。

12月1日,勘测工作顺利完成,3人带着丰富的数据返回工作处,接着还要绘制各类图表、分析勘测数据,尽可能为后续电力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线路即将开始建设,作为施工用电电源,它的投运将极大提高阿拉腾戈壁采矿区生产产能,为蒙古国经济发展提供“蒙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