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满格!“塞外明珠”焕光彩

杨印

2023年07月28日

初夏的乌梁素海,波光潋滟,水鸟翩跹。这颗静谧悠然、浮光温润的“塞外明珠”,如镜似玉般坐落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西部。

2018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三次对乌梁素海作出指示批示。五年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扛牢国企责任,在电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民生改善、优化用电营商环境等方面狠抓落实、主动作为,为乌梁素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产业链条绿色升级及村镇劳力创业增收奉献了蒙电深情。

“可靠电”勾画生态画卷

随着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陆续推进,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开辟绿色办电通道,2020年,安装1台1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草方格沙障、边坡绿化等工程提供安全稳定的电能;安装1台10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乌拉山南北麓林业生态修复工程草场恢复提供充沛动力;2台总500千伏安的变压器化身为乌梁素海淤泥治理的驱动轮……通过系统治理、综合施策,乌梁素海整体水质达到五类,局部达到四类,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自从新装了‘煤改电’,又省钱又干净,动动手指就能实时控制室内温度,真是方便。”在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村委会门前的议事广场,村民们正喜气洋洋地分享乡村生活的新变化。

截至目前,巴彦淖尔供电公司通过业扩配套项目接待地区客户13800户,为环乌梁素海流域生态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畜牧业发展、清洁能源供暖等改善民生用电工程免费投资1.1719亿元,有效助推清洁能源与生态保护融合发展,构建起地区电网助力生态环境治理新模式。

“优质电”注入澎湃动能

“芦苇杆经过粉碎、拌料、装袋、接菌等七八道工序做成菌包,上面长起来的可食用菌叫做苇耳。我们平时是渔民,冬闲时就变成农民,在响应生态保护的同时又有了致富增收的新路子。”在乌梁素海坝头边的苇耳大棚区,崔波利用废弃芦苇开启了绿色种植新模式。由于变压器容量小,种植大棚浇水成了难题。

为满足苇耳种植大棚、乌梁素海菌包厂和利用芦苇生产无甲醛中高密度纤维板的新材料企业,以及乌梁素海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用电需要,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新建1回10千伏线路10.3千米,改造955渔场线林场台区、庙壕台区低压线路4.4千米、新建2台共500千伏安变压器,共计投资300万元。

乌梁素海的供电保障能力今非昔比,辖区现有2座变电站和5条10千伏配电线路196.65千米,低压0.4千伏线路60千米,配电变压器228台,总容量24543千伏安,在保障3个苏木镇、9个嘎查行政村、3124户居民用电的同时,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充沛可靠的电能和不断优化的用电营商环境,成为乌梁素海吸引众多项目落户的金字招牌之一。

“没想到这么快就为我们通了电,你们的服务让我们对实现350吨产奶量目标充满了信心!”蒙牛集团现代有机高端奶产业园区负责人说。

时间回溯到2022年5月,蒙牛集团现代有机高端奶产业园区落户乌拉特前旗阿力奔嘎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第一时间组织属地供电单位来到园区主动对接,了解用电需求,勘查用电现场,提出接电解决方案。在供电公司的跟踪协调下,一个为园区量身定制的10千伏双回线路工程“快马加鞭”推进,比正常工期缩短20余天,为企业节约成本722万元。

如今,在优质电的助力下,乌梁素海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断焕发活力。电气化生产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让农产品、奶制品走出内蒙古,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实现了从单一渔业经营到特色养殖多种产业蓬勃发展的嬗变。

“舒心电”让日子更红火

时值盛夏,旅游热正酣,乌梁素海古朴的栈道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宁静的湖边拍照、散步、观赏天鹅。到了晚上,这里更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村民高海鹅家开起了农家乐,办起了民宿。“一个月电费就要几百块,但我用着高兴嘞!”高海鹅笑容满面。

走进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村内绿树掩映、翠满枝头,笔直平坦的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五年前,村里一到晚上8点多就黑灯瞎火了。现在多亏了电网改造,路灯把村子照得明明堂堂,家家户户都能放心用电。”“供电公司还给新盖的公厕通了电,起夜方便也亮堂堂的!”村民们说。

巴彦淖尔供电公司集中力量实施农网改造升级,投资146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0.4千米、0.4千伏架空线路1.15千米,为乌梁素海路灯通电项目投资3.5万元,安装11套动力表计,消除地区长期低电压问题,让农村客户真正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用电品质。

同时,该公司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创新供电服务方式,持续提高办电效率,定期组织职工进村检修、入户宣传。近三年,乌梁素海供电所为周边村镇装表接电551户、新增公变22个,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服务“全共享”。

青山常绿,光明永随。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将以“优”无止境的供电服务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稳中求进,用绿色电力赋能乡村振兴,绘就巴彦淖尔天蓝、山绿、水清、环境优美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