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服务 > 正文
乡村“幸福样本”从电来

从辉腾锡勒草原到岱海湖畔,从传统牧区到农家院落,10月的乌兰察布,处处勾勒出美丽乡村的生动图景。近年来,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推动乡村用电安全、靠电发展、因电致富,乡村“幸福样本”从电而来。

夯实电网基础 织就坚强电网

10月13日,走进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黄土场村,昔日纵横交错、杂乱无章的“蜘蛛网”,变成了整齐划一、线条流畅的“五线谱”,乡村的天空因整洁而格外亮丽。这样的变化得益于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农村低压线路集束化改造工程。

事实上,这只是夯实农村电网基础的一个步骤,建设一张坚强的农村电网需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从线路新建与改造到设备增容与更换,从远程监测到自动化控制,农网改造工程点多面广,协调难度大。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科学规划、主动作为,强化政企协同,建立多部门联合调研与协同机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各个乡镇村落实地勘测,精准把脉;夯实配网基础,推进农网改造升级,提高装备能效和智能化水平,提升配网精益化管理水平……一系列扎实举措精准聚焦并破解电网改造难题,极大满足了农村电网升级的需求。

“十四五”规划期间,该公司在乌兰察布地区85个乡镇,新增及增容配电变压器8618台,改造高低压线路近9436千米。农网改造后,户均配变容量提升至4.32千伏安,综合电压合格率超过99.853%,以往因线路“长半径”导致的末端“低电压”问题得到解决,乡村电网的“筋骨”愈发强健。

延伸用电服务 焕发乡村新颜

10月14日,在乌兰察布卓资供电公司辖区内的十八台镇脑包洼村,牧民徐三全清早起来,就按下家里的羊圈饲料加工设备按钮,以嗡隆的机器声开启新的一天。

以前的脑包洼村,家家户户天一亮就出门放羊,夕阳下山时才能回家。卓资供电公司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对接村委会,现场制定供电方案,通过业扩配套项目,延伸架设0.4千伏线路,为牧民们安装电动饲料加工设备提供了电力支撑。

“电一通,我这羊圈‘高级’起来了!”老徐看着羊群,对未来充满希望。近年来,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优化供电服务举措,全部供电所建立“一设备一档案”机制,详细记录设备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情况,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电力保障。

为进一步确保乡村用电安全和便捷,今年以来,乌兰察布供电公司还积极推行“双网融合”电力便民服务模式,与2638个政府网格1:1对应,将电力服务纳入乡村网格化管理体系。电力网格员“有呼必应、有难必帮”,定期在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驻点办公,让村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电费缴纳、用电咨询、充电桩报装等业务。

惠民生,稳供电,兴产业。乌兰察布乡村电网面貌焕然一新,稳定的电力催生新产能:粮食烘干设备轰隆作响,农产品加工厂灯火通明,现代化农业设施让秋天格外忙碌……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电流奔腾 传递民生温度

绿色出行 续航无忧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