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内蒙古巴彦淖尔:黄河臂弯亮起暖心灯》文章登上人民网首页首屏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并点赞了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创新实践“四融四进”供电服务模式的显著成效。这一模式不仅被正式纳入国家优化用电营商环境政策文件予以推广,更获得自治区党委书记孙绍骋签批。
为了让电力服务精准对接地区发展需求,巴彦淖尔供电公司聚焦自治区“六大行动”和集团公司“两会”要求,坚持以“助市、助旗、助企、助民”为目标,形成“供电+政府”“供电+园区(企业)”“供电+社区”“供电+乡镇”的“四融四进”供电服务新模式。当前,公司已推动服务模式从“双网融合”向“四融四进”的迭代升级,走出了一条新时代“枫桥经验”引领下的蒙电服务新路径,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广泛实践。
“供电+政府”智囊参谋赋能经济全局。
公司创新建立“三精参谋”服务机制,每月向市、旗两级政府提交《全社会用电报告》《地区工业运行报告》《地区产业发展建议》三类核心报告,以电力数据解码经济态势,为地方经济打开更清晰的观察视角。
“供电+园区”精准滴灌激活产业动能。
公司创新推出用电规划做到前,用电监测做到精、供电服务做到位的“三到服务”,每月开展2次“电力服务日”专项活动,电力服务员深入7大工业园区为全域企业提供“电价成本计算、交易策略优化、产业用能分析、安全用电体检、电力金融业务”一整套打包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能源市场变化。
“供电+社区”网格联动破解民生痛点。
网格群、民情日记本、光明小马扎“三件法宝”将131个标准化电力服务点散落在巴彦淖尔市的街道社区,每周三的驻点服务,让“社区-服务点-电力服务员”组成的“移动服务站”扎在百姓最需要的地方,让电力服务从“最后一公里”延伸至“最后一米”。
“供电+乡镇”电力下乡绘就振兴画卷。
“三美共建”模式,让村庄宜居宜业“心情美”、环境整洁整齐“环境美”、绿能绿色应用“乡村美”,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能。601名电力服务员深深扎根819个村社,以供电所为“主根”,乡村服务点为“支根”,流动服务站为“须根”,织就了一张覆盖全市的村级电力服务网,便民服务圈把电力服务从“窗口”搬到了“炕头”。
“四融四进”供电服务模式做到了服务在网格聚集、工作在网格联动、任务在网格落实、问题在网格解决,正在为河套大地绘就“服务到网格、温暖进万家”的幸福图景。下一步,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将持续深化主动服务理念,全面提升供电服务质效,让黄河臂弯的“暖心灯”越亮越暖,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电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