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正文
绿电点染青山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⑩

乌梁素海的晨雾里,百鸟掠过粼粼波光;新华林场的阳光下,光伏板折射出璀璨锋芒;五原县的大棚中,瓜果清香漫过田埂——这幅在巴彦淖尔大地徐徐铺展的生态画卷,正以“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壮美交响,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北疆华章。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以绿为底、依水为脉,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中织密坚强电网,在守护生态屏障中激活发展动能,用“点绿成金”的实干,诠释着蒙电人守护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的初心。

智能电网编织 生态守护的“智慧脉络”

盛夏的乌梁素海碧波荡漾、芦苇摇曳,生态治理的成效既在绿色版图的扩展中,也在治理模式的创新中。近年来,该公司统筹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全力构建绿色和谐电网,让钢铁网架与绿水青山温柔相拥。

  • 赋能清洁转型。“煤改电”工程是事关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温暖过冬的重大民生工程,自2022年巴彦淖尔市被列为全国第5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试点城市起,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坚持落实自治区关于温暖工程建设工作总要求,已累计投入资金20.76亿元,全面完成全市7个旗县区4902个村的“煤改电”客户通电任务,推动地区散煤清洁化替代约51万吨,减少碳排放约135万吨,近14.5万户客户在冬季取暖季用上了安全、干净的清洁能源,有力彰显了国有企业的政治担当,电能的“减法”有力支撑了蓝天白云的“加法”,区域空气质量显著改善。

  • 畅通绿色出行。近亿元投资织就覆盖7个旗县区的智能充电网络,首批建设51座充电站、205台直流快充桩,可同时满足410辆新能源汽车“满血续航”,480千瓦大功率液冷超充技术实现规模化应用。“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的前瞻理念,让巴彦淖尔的绿色出行提前“通电”,不断加速终端能源消费向清洁化转型,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减碳”实践。

  • 支撑生态治理。积极聚焦总排干堤岸公路升级改造,高效完成涉及5个旗县区、34处线路的勘测施工,保障沿线31个苏木乡镇、约82万群众安全出行,为这条“产业路、致富路、惠民路、旅游路”注入稳定动能。统筹推进乌梁素海全流域全要素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2台总容量500千伏安的变压器为污泥清洁设备“供能”,一台100千伏安设备支撑着草方格固沙与绿化灌溉,一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为乌拉山林草修复泵入“水源动力”,走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从灌区秸秆利用到苇耳种植,从菌包厂生产到新材料企业开工,电网的“精准滴灌”让绿色生产生活需求全满足。

创新攻坚驱动 绿色转型的“核心引擎”

河套平原的麦浪里,藏着创新的种子。无垠麦田化作大地的“琴键”,该公司正以创新为“指尖”,弹奏着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和弦,让产业绿色转型的乐章在河套大地愈发嘹亮。

  • 生态创新融合。在乌兰布和沙漠广袤的“沙戈荒”上,“光伏+”的创新实践正书写绿色奇迹。大力发展“光伏+沙漠+农业”、“光伏+沙漠+林草”等模式,在4万多亩沙地上构建“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链,在4万多亩沙地上构建“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板间种植”三位一体的复合生态链,实现固沙、绿电、经济多重收益。

  • 以电折水,“治水”变“智水”。在高标准农田电网建设规划过程中,公司创新“三美共建”模式,让村庄宜居宜业“心情美”、环境整洁整齐“环境美”、绿能绿色应用“乡村美”,601名电力服务员深深扎根819个村社,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电能。同时,该公司从源头把控机井用电入口关,联合水利部门明确取水许可证等5类办电资料,协助完成“一井一系数”核定工作;成立“以电折水”工作组,组织对全市2.5万眼27项信息进行摸排核查,完成电力、水利数据与信息的比对拟合;全面推进精准水电折算,共同提升水资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准支撑水资源智慧化管理,既保障农田灌溉“按需供电”,又守护生态用水“优先配额”,让每一度电都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助推器”,助力千年灌区焕发新生机。

绿电消纳绘就 “点绿成金”的生动实践

巴彦淖尔坐拥风、光等清洁能源“富矿”,如何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动能,是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命题。近年来,该公司以电网升级为纽带,打通清洁能源开发、消纳、外送全链条,让绿色能源在河套大地澎湃涌动。

  • 绿电坚强外送。全力服务乌兰布和沙漠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建设,抓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推行“一企一策”,提供并网全过程“一站式”服务。国家电投、蒙能、淖尔能源联合投建的新能源基地已成规模,“十四五”规划的12吉瓦装机正稳步落地,实现固沙35万亩,依托巴彦淖尔“风光”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北疆力量。

  • 本地稳定消纳。“生态光伏+”的乘数效应璀璨绽放。有机奶、番茄、葡萄酒、中药材加工等7大特色产业集群强势崛起,吸引130余家企业入驻,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生态光伏+旅游”打造科普观光新路线,年接待游客9万人次,创收2480余万元。景区运转依赖的10千伏913六团线,每日输送12万千瓦时绿电,足以点亮12万盏灯、充满1500辆电动汽车或满足7500户家庭用电。党员服务队“网格化”包片,精准服务农业灌溉、民宿旅游用电,让每度电兼具“减碳”与“增收”双重效益。

  • 阴山更美、沙漠更绿、湖泊更清,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民生福祉持续提升,该公司以电网为笔,绿电为墨,在塞上江南的壮美画卷中奋力书写能源转型与生态保护协同共进的答卷。站在“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的新起点,巴彦淖尔供电公司将继续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持续推动能源转型,助力绿色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北疆篇章贡献澎湃蒙电力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鸿雁”入企送安全

四子王:草原明珠 闪耀民族团结之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