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集团动态 > 正文
“数字孪生”破局传统运维

保护小室内,挂轨机器人悬于房顶,沿着预设轨道缓慢滑行,360度全方位扫视着每一个角落,将设备状态信号实时传回12公里外的响沙湾运维站;

无人机缓缓“出巢”,半小时内,完成“扫描”全站设备的任务。同时,在主控室内,一张高精度还原的三维实景地图上,精准地显示着无人机飞行轨迹,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闪烁在调度监控工作人员眼前;

一键开门,白色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出动,沿着预设路线缓缓移动。它搭载的红外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等,可以精准捕捉设备运行的每一个细微异常。当监测到某段电缆温度异常时,机器人立即通过后台发出红色预警,整个过程仅需0.1秒。

这些富有科技感的场景来自内蒙古电网首座数字孪生智能化变电站——耳字壕500千伏变电站。该变电站配置2架智能巡检无人机、2台户外机器人、5台库内轨道机器人。通过三维数字化应用与数字孪生运维平台的协同联动,可实现变电站三维场景的可视化展示、智能操作、智能巡视、智能安全等运维业务的诸多功能。

随着内蒙古电力集团500千伏主网持续推进智能运维技术应用,2024年以来,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在响沙湾变电站、耳字壕变电站,丰泉变电站、巨宝庄变电站试点应用“子母站”方式,构建起“无人值守+集中运维”的智慧管理新模式。

一张图,带你看透整个变电站

不同于传统的平面图,一张高精度还原的三维实景地图,能够1:1复刻变电站空间。坐在电脑前,运维人员可以像玩游戏一样缩放、旋转电网模型,飞跃全景俯瞰站区。也可以“落脚”地面,从容“漫步”在设备区。点开“避雷器”,系统不仅会自动跳转到其三维位置,还能识别铭牌参数,甚至调用历次检修记录、监控画面和运行数据。

“以前‘抄表满站跑、操作跑断腿’,一个500千伏站单次全面巡检需要2名运维人员花费2小时。这还不是最辛苦的,遇上极端天气,零下20多度巡两个小时,回来耳朵都冻得没有知觉了。”500千伏达响沙湾运维站副站长张慧敏回忆道。

如今,运维人员不必冒酷暑进现场,一台电脑+鼠标就能完成大半工作。

运维主要靠腿的日子已经成为历史。在无人值守智能站,工作人员只需两天一巡,变电站值守人员数量相比旧模式已减员三分之一。

“坚强电网,不是提高设备故障停电后的修复速度,而是借助智能运维技术,在故障发生前就能提早发现设备隐患。”内蒙古超高压变电管理二处副处长于殿宗介绍。

曾经,设备运维主要依靠人工,设备异常不能提前发现,运维效率难以提升,供电可靠性无法得到有力保障。但现在工作人员通过调度中心每日发布的缺陷汇总信息,能更加精准地掌握设备异常情况,从而制定出更科学、更高效的检修方案和维护计划。

预警在先 安全不靠喊

随着“无人值班”模式的推行,“按站监控、统一调度、实时跟踪、精准分析”的智慧监控体系也悄然改变了监控员的工作方式。

2023年,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正式开启变电站集中监控管理新模式,辅控主站系统完成集中部署,并成立了监控班组。变电运行专业全面应用变电站集控系统、辅控系统技术,深度挖掘集中监控管理优势。

在变电站现场作业行为监督、重点设备远程视频监视、远程应急指挥等应用场景上,该公司创新开展了“监盘、监视、监督,远控、防控、管控,应急指挥、应急处置”的“三监三控两应急”管理新模式。

“最初一批监控班成员是从生产一线选拔抽调来,大家都是具备多年实际运行经验运维人员。”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监控班长崔生介绍道。

“三监三控两应急”管理新模式成效初现。截至2024年底,累计开展作业现场防控337次,发现违章46项,多次有效应对比较复杂的故障处置,形成了无形且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和崔班长同班的赵国钰班长也曾是一名老值班员,他曾两天只睡不到四个小时,不敢放过站内的一丝异常。然而现在,站内值班员和赵国钰的工作方式同时发生了变化:值班员们彻底从监控岗位“走了出来”,全身心投入到精细化运维工作中。

“D5000系统会自动推送故障信息,过去需要6-7人值守的站点,现在每次只需一键操作,就可以做到异常信号一览无余。”赵国钰说。

赵国钰所在的监控班共有18人,按照5班3倒的方式能同时负责15座500千伏变电站运维监控工作。在监控班组值班室,值班人员应用辅控系统可实时查看所辖变电站的施工现场,结合人员定位功能,系统还能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动态,只要有人误入风险区,立即触发预警。

电子围栏、人脸识别、无人机巡逻……数字孪生电网拥有强大的安防系统。一旦有施工车辆靠近高压线,或者有人误入危险区域,系统会立刻报警。

从事后复盘到事前防范,从靠经验到靠数据,数字孪生技术赋能安全管理进入智能时代。

破局传统运维 人力大解放

作为蒙西电网首个50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试点单位,2018年以来,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率先在吉兰太、千里山变电站成立运维中心。2019年,集控中心对巴中500千伏变电站32台断路器进行远程操作,标志着“集中监控,无人值守”运维模式变革迈出实质性一步。

安装高清智能摄像头、增加智能化传感采集设备、添置巡检机器人,线路传感终端全天候回传监测数据……依托这些数字基础设施,值班工作开始逐渐向运行调控中心转移。

经过两年的双轨监盘、报文优化、远方实传开关等工作的开展和经验的积累,2023年6月,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变电管理处监控班成立,承担设备运行监控和维护职责,聚焦500千伏金湖试点变电站,先试先行,实现了“500千伏集中监控”目标。

同年12月28日,金湖500千伏变电站举行无人值班模式启动仪式,标志着内蒙古电力集团“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变电运维新模式的开启。

从有人值班到无人值守,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变着电网运维模式。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靠智能化设备和数据采集的单打独斗难以跨越“数字鸿沟”。未来,如何通过协同与优化,让电网不仅变“坚强”,更要变“聪明”成为新课题。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电送老百姓“炕头上”

塔拉500千伏变电站主变扩建工程加速推进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