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技术部
7月24日11时,内蒙古电力集团将暴雨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全面打响防汛保电阻击战。
面对持续强降雨,内蒙古电力集团建立立体化防控体系:分管领导带队开展"四不两直"防汛检查,重点巡查关键站点;智能运检管控中心实施3小时气象通报机制,24小时监测变电站及线路运行状态;12家供电公司组建235支抢修队伍,累计投入应急电源车38台次。特别在乌兰察布、呼和浩特等重灾区,针对63基倒杆险情已制定"雨停即抢修"方案。
目前集团公司执行"双岗值班"制度,生技部牵头组建联合值班组,每日9时、17时发布设备受损简报。内蒙古电力集团储备的5000件防汛物资已全部调拨至一线。
营销服务部
营销服务部建立“一日一调度、一日一通报、一事一督办” 指挥体系,每日汇总分析10千伏线路停运、小区停电、受影响客户等核心数据,形成动态更新的“供电服务运营快讯”。电力网格员化身“民情联络员”,实时推送抢修信息,针对老年客户、行动不便群体开展“一对一”安抚指导,以透明沟通消解客户焦虑。
95598供电服务热线升级应急模式,7×24小时满员满时值守,全力保障热线畅通运行。执行紧急诉求接入即标红受理、派单直连抢修班组、全流程专人督办的流程机制,客户停电诉求平均响应时效压缩至3分钟内。
各供电公司深入低洼区域开展排查,检查配电箱、变压器等设备防水绝缘性能,为企业提供自备电源检测指导,筑牢客户侧安全屏障。针对医院、供水厂等重要客户实施“一户一策”,派驻队伍现场值守;对农村牧区重点保障排灌用电设备安全。
呼和浩特供电公司
呼和浩特地区连续强降雨,为防范恶劣天气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呼和浩特供电公司迅速启动雨天保电及防洪防汛双应急预案,工作人员加强对输电、变电、配电等电网设备的特殊巡视,重点排查电网设备基础是否沉降、电缆隧道(沟)排水是否畅通、建筑物是否渗水漏雨等安全隐患,及时处置隐患防止受损,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同时,该公司应急抢修队伍24小时整装待命,抢修车辆、应急电源车、发电机等防洪防汛物资提前预置到位,随时应对各类突发状况。下一步,呼和浩特供电公司将持续跟踪气象动态,强化与水利、气象部门的协同联动,以更精细的运维举措全力保障城市电力“生命线”安全畅通。
包头供电公司
面对连日来强降雨天气,包头供电公司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分管领导一线调度,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密切联系气象部门,根据气象预警信息,启动对应级别的应急响应,并组织调度、运行、检修等专业成立党员突击队,分赴保电现场、抢修一线、客户服务最前端,针对包头市区及土右、石拐、固阳等山洪风险较高地区,加强对位于河槽河道段、低洼段、山坡段的输配电线路、变电站、电缆隧道等设备设施的巡视和基础加固工作;各旗县区供电公司及时排查重点线路,负荷管理服务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及时走访企业客户,全面做好各类应急抢修准备工作,全体党员干部备战在岗,发电车、工程车等车辆、机具随时可迅速投入抢修,截至目前,已有800多人次,200余车次参加本次迎战暴雨的“主动仗”中,以实际行动守护万家灯火。
鄂尔多斯供电公司
针对鄂尔多斯市近期出现的暴雨强对流极端天气,鄂尔多斯供电公司迅速反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全员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公司全面强化电网设备特巡特护,工作人员加密对输电线路、变电站、配电箱等重要设施的巡查频次,重点排查往年易涝区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电缆沟(隧)道排水状况以及在建工程现场安全措施,并运用无人机巡检、智能监测等科技手段提升隐患发现能力,确保通道畅通及设备运行环境安全。除此之外,公司对各类应急抢修队伍、装备、物资和车辆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均处于热备状态并提前预置到位,做到随调随用。强降雨期间,变电运维人员重点监测电缆沟水位、设备受潮情况,迅速采取排水阻水措施。下一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将持续巩固防汛成果,及时总结评估处置经验,以更加周密、科学的部署,全力守护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乌兰察布供电公司
当前乌兰察布地区持续遭遇强降雨,局部地区达到大暴雨级别。凉城县六苏木镇降雨量高达244.9毫米,突破历史记录;丰镇地区降雨量预计将达到200毫米,为1959年以来最强降雨过程。雷暴、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叠加,给电网安全运行带来严峻挑战。
乌兰察布供电公司自7月22日16时收到集团蓝色预警后,迅速启动内部应急响应,暴雨预警级别在24日从四级连续提升至二级。该公司召开紧急调度会议,对防汛工作再部署、再压实:生产、安监部门及各供电单位24小时严阵以待,确保通信全天候畅通;对防洪重点区域实施动态巡视,应急队伍、车辆及物资随时待命;果断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成功将110千伏凉城变负荷转由卓凉线承载,避免了凉城全县域停电风险;将220千伏高大线等关键线路转为热备用,极大提升主网事故响应速度;全面暂停室外高处及近电作业,检修计划提级管控;严格执行信息报送机制,确保灾情及时准确上报。
巴彦淖尔供电公司
针对强降水来临,巴彦淖尔供电公司迅速进入防汛应急状态,落实多项保电措施。
物资与抢修队伍前置部署。对易受洪涝影响的重点区域,将防汛物资“分散化、前置化”安排,各点储备满足12小时需求并专人值守;抽水泵、排水车等按“分片覆盖”优化布点。抢修队划区域驻守,确保30分钟内抵达,实现“就近出击、跨区支援”。建立物资“动态盘点、快速调拨”机制,确保抢险物资“调得出、用得上”。
精准保障民生和关键领域用电。 对重要线路进行“全链条”排查整改。为重点客户制定“一户一策”,预置发电车及快速复电方案。畅通政府联络机制,发挥电力网格员作用,精准发布用电信息。若汛情发生,启动三级救灾联动体系,按“水退、人进、电通”原则,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群众用电。
乌海供电公司
乌海供电公司积极应对7月24日持续降雨,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对42所变电站及输配电设施开展特巡,重点关注站内防雨罩以及各类箱门,同时检查补充防洪防汛物资,清理变电站排水口。各变电站防洪沙袋按照大门口排放4层的标准足额配齐。提前安排人员重点检查河道、积水区域杆塔,对14台抽水泵进行测试,应对城市内涝和电缆沟进水。降雨期间该公司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共安排应急值班人员207人,8支应急抢修队伍53名应急抢修人员,8辆低压应急发电车和1辆中压发电车全部完成保养检测,随时投入运行。乌海供电公司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优化防汛措施,全力保障电力供应。
阿拉善供电公司
自入汛以来,阿拉善供电公司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安排,采取多种措施,全力确保电网运行安全。成立防汛保电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相关人员职责。开展防汛安全检查,组织人员对跨越河道、沟渠、低洼的线路进行巡视,重点检查杆塔基础、树木障碍、线路通道变化等情况。组织开展防汛物资专项清查,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准备充足、存放可靠。加大电网特巡力度,对辖区防汛重点地段供电设施、办公场所、地势低洼变电站、输配电走廊等设施场所加强巡查,实施雨后设备巡视制度,开展雨后特巡,及时排查隐患,确保辖区线路设备安全度汛。
自7月17日以来,该公司巡检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58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630.162千米,配电线路486.2千米。
薛家湾供电公司
7月24日,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发布暴雨红色预警,最大降水量达195.5毫米,薛家湾供电公司迅速响应,启动防汛应急机制,全力保障辖区电力安全稳定供应。该公司于当日14时30分将暴雨预警从四级提升至二级,应急指挥中心即刻启用,公司领导带班坐阵,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落地,确保指令传递高效、处置响应迅速。
面对极端天气,薛家湾供电公司在严守人员安全底线的前提下,全力推进抢险保电,截至发稿时,累计出动105名抢修人员、34台应急车辆,深入河道及地势低洼地段排查隐患,争分夺秒开展故障抢修。同时,通过微信公众号、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密集推送安全用电提示,引导居民远离涉水电力设备,并依托网格经理快速响应机制,实现故障精准定位与高效恢复,全力守护辖区电力“生命线”。
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
7月23日,包头市固阳县遭遇强降雨,部分区域出现严重积水,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春坤山500千伏变电站发生洪水倒灌。站内运行人员迅速响应,成功化解危机,保障了设备安全运行。
当日,暴雨引发的洪水快速汇聚并冲向变电站。发现险情后,该站运行人员立即启动防洪防汛应急预案。站长组织力量在变电站入口紧急布置防洪沙袋,经紧张作业,大量沙袋有序堆叠形成防线,有效阻挡洪水侵袭,控制住洪水入站势头。完成沙袋布置后,运行人员随即开展站内特巡,重点检查一次设备、室外箱体及保护小室,确认设备未因暴雨和洪水受损。经过数小时奋战,该站成功抵御洪水冲击,设备运行正常,未出现因灾停电情况。
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公司
截至7月25日15时,锡林郭勒超高压供电公司所属500千伏灰腾梁、白音高勒、德义变电站及500千伏白腾、义白、汗义双回输电线路区域出现降雨。雨势甫歇,该公司立即组织雨后特巡。工作人员对受雨设备展开“地毯式”排查,变电站内无积水,电缆沟排水畅通;输电线路杆塔基础稳固,未发现明显冲刷痕迹。所辖电网始终保持全接线、全方式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正蓝旗、太仆寺旗、化德县等预报未来两天有持续中到大雨的区域,该公司严格执行“水退、人到、电通”原则,提前划定抢修责任区。各旗县驻守抢修队伍保持“秒级响应”状态,抢修车辆油料充足、机具调试完备,全员通讯畅通,严阵以待。若出现灾情,将第一时间投入设备特巡与故障抢修,在确保人员绝对安全的前提下,以最快速度恢复供电。
内蒙古电力数字研究公司
7月25日9时30分,暴雨红色预警生效仅1小时,内蒙古电力数字研究公司(简称“数研院”)迅速行动,成立“极端天气应急突击队”,对呼和浩特地区核心数据中心开展全方位防暴雨专项检查。12名突击队员分两队冒雨集结,针对锡林南路数据中心、UPS电池室,对建筑外围展开 “地毯式”排查,细致检查屋面防水、外墙渗漏、地面及井下空间、门窗密封等情况。并对生产调度大楼、A级大数据中心机房进行检查。
在A级大数据中心及锡林南路数据中心一楼应急物资库,抽水泵、吸水膨胀袋、防雨布、柴油发电机等防汛设备和物资分区整齐摆放。数研院已组织建立起“30分钟调拨圈”,一旦接到险情,应急物资能在30分钟内运抵呼和浩特市内任意机房。
截至7月25日14时,内蒙古电力信息机房各项运行指标正常,未因暴雨出现业务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