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播报 > 正文
智能+自愈 配网自动化水平全方位提升

7月6日,炎炎烈日下,乌兰察布地区的电力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随着察右前旗10千伏花村变主线20号杆合闸成功,新建的一二次融合断路器成功投运,这是乌兰察布地区配网馈线自动化建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也为当地居民和企业用电带来了新的保障。

今年,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在所属11个旗县市区安装478台一二次融合断路器,自愈线路数量将增加500条,这些线路如同城市的“电力动脉”,贯穿2928个村镇,涉及20000余户居民。改造工程规模浩大,施工难度也不容小觑。工作人员要在复杂的线路环境中精准作业,确保每一台断路器都能稳定运行。

一二次融合断路器作为此次改造的核心设备,具有诸多优势,通过与配电主站和配电终端的紧密配合,借助通信手段,它能够快速、准确地判断故障区域。一旦检测到故障,可通过自动或人工遥控实现故障定位、隔离,实现线路“自愈”,缩短故障排查和处理时间。以往,当线路出现供电故障时,停电范围较大,停电时间较长,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智能化改造的推进,现在全口径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较改造前缩短了1.63小时·户,供电可靠性达到了99.939%。

“对于我们企业来说,稳定的电力供应太重要了。以前停电一次,订单交付就可能延迟,损失不小。现在有了这些智能设备,供电更可靠,我们发展的信心也更足了。”内蒙古嘉泽木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腾表示。

为了确保此次改造工程顺利进行,供电公司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在前期,技术人员对线路了详细的勘察和分析,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克服了高温、多雨等恶劣天气条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下一步,随着自愈线路的增加和智能化系统的不断优化升级,区域内的供电可靠性将进一步提升,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电力引擎”,让居民和企业享受到更加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小阿张”的常电梦照进现实

主变“扩容” 续写“戈壁绿”新征程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