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双碳”目标与广袤草原相遇,内蒙古以一场绿电革命书写生态答卷。从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落地鄂尔多斯,形成“风光氢储车”万亿级产业链;到自治区绿色零碳产业园落地包头达茂,集聚各类要素优势,初步形成“绿电生产+智能配电网+产业生态”协同模式,内蒙古电力集团锚定“双碳”战略和“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加快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深耕用电营商环境,全力赋能零碳产业发展,助力自治区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现代能源供给体系。
走进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蒙苏经济开发区,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极简风格的厂房隐匿于绿地与树林之间,大兆瓦智能风机缓缓旋转,银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勾勒出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生动图景。
远景动力鄂尔多斯电池超级工厂是最早入驻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企业,如今一期项目已全部投产,每天可产电池电芯3万,叶片每旋转一圈就能产生30度绿电,这些绿电或直接驱动智能生产线,或通过园区微网参与零碳循环,最终凝结为每日下线的3万颗高性能动力电池电芯。这场“零碳生态”绿色突围的背后是坚强电网的有力支撑。
早在园区建设初期,鄂尔多斯供电公司高度重视新能源配套项目的建设工作,与伊金霍洛旗委旗政府成立电网“专班”,提前6个月介入项目选址,统筹林草地审批与路径规划,1个月内完成全部手续报批,让电力成为零碳园区的依靠、保障、引擎。2021年以来,鄂尔多斯供电公司建成江明沟110千伏变电站、掌岗图220千伏变电站双电源枢纽,架设线路80余千米,形成覆盖远景能源、九泰热力等企业的坚强电力网架,为零碳园区提供了充沛电能支撑。
电力与零碳的融合,催生出发展新动能。在包头市目前唯一的零碳园区,总投资48亿元的通威绿色基材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落户于此。包头供电公司安排专人对接,积极协助企业建设新能源场站和配套接网工程,帮助企业解决负荷侧生产线用电问题,仅用3个工作日设计完成临时用电方案,前后4次为企业增加用电负荷,协助企业做好手续审批、办理、青赔清障等工作,并于2024年12月完成送电,“点燃”企业12万吨工业硅生产线,为包头市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千亿元级工业园区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2023年11月,包头供电公司攻坚152天,组立杆塔109基,架设线路35.15千米,圆满完成全国首批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制绿氢示范项目——达茂旗华电20万千瓦新能源制氢示范工程配套供电工程建设,为企业送去可靠电能。次年3月,该企业顺利产氢并完成充装,氢气纯度超过99.999%,每年将产绿氢7800吨,可满足约1000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需求,有力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构建零碳、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绿氢供给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至2024年,为匹配零碳园绿电供应,包头供电公司规划、布点、投运克仁珠500千伏变电站和开林河500千伏变电站,在达茂地区形成3座500千伏新能源汇集站,接入新能源装机达790.1万千瓦,不仅满足园区绿电需求,更为包头市区送去“风光”绿电。远期,该公司将深挖达茂地区风光资源,全力推动包风三、包风四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提升产业集群能源供给“含绿量”,增值自治区“风光”名片“含金量”。
一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始终坚持“宁让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主动与政府、企业对接沟通,科学谋划园区电网发展规划,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为零碳园区发展提供高质量电力供应。截至2024年底,内蒙古电网已形成“四横五纵”500千伏为主干、220千伏为辐射的现代化智能电网,建成500千伏变电站56座、220千伏变电站191座、110千伏变电站536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971条,总长度达3.45万千米。目前正全力推动那日松、谷里双回等20项500千伏工程年内投产,全面建成“四横六纵”主干网。截至今年5月底,内蒙古电网新能源总装机量达6535.71万千瓦,占网内电力总装机的51.95%。新能源上网电量达617.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3.15%,占网内总上网电量的4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