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带电检测机器人开始“上班”啦!

近日,内蒙古电力集团乌海超高压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套自研绝缘子带电测零机器人“上岗”,并同步构建“无人机+带电检测机器人”协同工作模式,已在多条500千伏输电线路试点运行。这一黑科技的亮相,标志着内蒙古电网在电网智能运维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将有效降低人工登高风险,显著提升绝缘子检测效率。

a388f49bf4b367fb807284dcd15530dc.png

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机器人可在复杂线路间实现精准攀爬、智能检测,实现高空作业“零风险”,检测质效显著提升。系统单人单日检测量由2基塔提高至6基搭,单基塔检测耗时由40分钟压缩至4.2分钟,综合效率提升80%,作业成本降低75%,预计运维成本年节约超80万元。

12dc196354e46866eac29291b4e2782a.png

该公司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在科技创新领域持续加码,利用技术革新手段推动运维模式从“故障抢修”向“预测维护”转型,着力构建智慧电网新生态。建立以“设备状态全景化、业务流程标准化、运检管理智能化”为特征的电网运维数智化管理体系,以金湖500千伏变电站作为试点,利用“集中监控”代替现场监控,合理制定差异化运检和维护策略,以“智能运检”替代人工巡视,实现蒙西电网首座500千伏变电站无人值班。持续优化输电“1234”差异化运维工作法,根据每一条线路所处环境及重要程度,制定“常规巡检+专项巡检”两种巡视策略,划分线路环境3个层次形成差异化巡检模式,制定4级管控模式,进一步明确人、机巡检界面,优化集中监控业务及应急处置流程,运维质效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全力做好 防汛保供电

电送老百姓“炕头上”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