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电先锋 > 正文
云端带电人的光明守护
——记2025年自治区劳动模范乌海供电公司 曹小明

引言:在云端上行走,在城市中穿梭,从当年的技术尖兵到现在的团队带头人。电压等级变了,岗位职务变了,唯一不变的还是带电作业。任导线的放电声在耳边响起,任烈日暴晒,汗水湿透衣背,消除隐患是他最大的快乐,安全供电的使命牢记心中,欠妻儿一个陪伴,欠父母一个团圆,换来的却是电网长周期,团队普考比武双冠军,曹小明,坚守一线32载铮铮铁骨守卫光明。

“半永久”的工作服,匆匆的脚步,略快的语速和一直挂着微笑的脸,是笔者对于曹小明的印象。曹小明获评自治区劳动模范的消息传来,乌海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处的小伙子们都很振奋,唯独他本人每天依旧忙碌地穿梭在各类工作和会议之间。“荣誉是肯定更是鞭策,我还得好好干!”

从乌海供电公司第一批高压带电检修技术工人到现在配电带电作业处的带头人,曹小明一步一个脚印的走过了奋斗的32年,一次次的困难磨砺、一次次的跨越成长、一次次的荣誉加身,这个皮肤黝黑、沉静内敛的西北汉子用行动诠释着“奋斗铸就无悔人生”。

“我觉得我们能做的更好!”

1993年,18岁的曹小明被分配到输电管理处工作,由于胆大心细、勤学苦干,当年就被分到新成立的带电作业班,从此与带电作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回想初次接触带电作业,曹小明感触颇深,“高压带电检修需要穿绝缘屏蔽服,我第一次穿不到10分钟,就开始流汗,里面的温度也急剧上升,内外温差接近5摄氏度,汗水会顺着裤脚往下滴,里面的衣物都可以拧出水来。赶上天热的时候作业,时间一长就会感到头晕眼花,有时甚至会脱水。几十米的高空,耳边是导线发出‘嗞嗞嗞’的放电声,身边漂浮着朵朵白云,脚下流淌着滔滔黄河水,那感觉真的很难忘。”

1998年,曹小明第一次参加集团公司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专业技术比武,未能榜上有名。回来之后,他开始潜心钻研,从书本上学、从视频里学、外出实地考察学。“我总觉得我们能做的更好。”经过反复地实践,曹小明最终总结出了迅速提高技能水平的办法——创新工作流程,改进工作方法,改进工器具。他与队友们一起搞自主发明创造,研制出一个个使用便捷、高效的工器具。

这些成果不仅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推广应用,还让他们在提升技能水平方面有了质的飞跃,不断优化作业流程,助力高强度的训练。他们的比赛成绩突飞猛进,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己的记录,从十几分钟到七分钟,再到五分钟……付出总是有收获的,2008年至2010年,曹小明先后荣获得集团公司职工专业技能大赛输电线路带电作业专业个人第三名和第一名的好成绩,并与队友蝉联两届团体第一名。

“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曹小明用不怕苦、不服输的魄力,踏险川为坦途,一路驰骋。

“我还想做的更多。”

输电工作无疑是苦的,一年四季风餐露宿,夏天骄阳似火,冬天冰天雪地,就着山风吃馒头、啃咸菜、喝凉水都是寻常之事。

在繁重的安全生产任务之下,曹小明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多学习、多创新,早早进入职场的他深知自我提升才是长久之道。

在工作中,曹小明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针对输电线路检修工作的多样化和缺陷的多样性,他带领团队人员共同研制了《多功能爬梯》、《架空地线防震锤限位器》、《光缆跨越牵引器》、《电力架空输电线路交跨塔段安全警示及监测系统研究》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级、自治区级优秀QC成果奖和科技成果奖,保障了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

“任何人想要在某个领域达到顶尖水平,必须经历至少1万小时的持续努力和实践。”这就是“一万小时定律”。在带电作业领域深耕多年,曹小明不断汲取,先后获评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内蒙古电力公司“蒙电工匠”、中电联电力技术协作平台带电作业成果转化专家等。2022年,他作为电力集团公司专家组成员创建了电力公司带电作业培训基地,编写相关规程及考评标准,实现了自治区带电作业自主培训及特种作业取复证工作零的突破;2023年,参与建立电力集团公司4家标准化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完成系统内423人的培训任务,为自治区带电作业发展输送了大批带电作业人才。

2019年、2024年,应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邀请,曹小明担任了全国配电线路带电作业职业技能大赛的总裁判长,负责主持裁判委员会的全面工作,其专业的技能水平和公正的执裁得到了组委会的认可。

“我想能在有限的职业生涯中做更多的事儿,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曹小明用热爱丰富生活,让生命的厚度无限增加。

“希望他们能站在我的肩膀上看的更远!”

随着电网的发展,人民对稳定的电力供应有了更高的要求,带电作业的优势也逐渐显现。2016年,乌海供电公司成立配电带电作业处,曹小明担任处长,从输电带电作业转战到配电带电作业,他带着精湛的带电技术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决心带领配电带电作业专业走上了快车道。

配电带电作业处刚刚成立之初,曹小明就一心扑到了对单位青工的培养之中。为让新入职的年轻员工尽早熟悉带电工作、掌握带电技能,他投入了全部的心血,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白天他手把手传授实操技能,晚上组织他们夜自习进行理论学习答疑解惑,他从网络中、书籍里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出一套带电作业题库,亲自出卷、判卷,随时掌握青工的技能水平提升情况。

“这些90后的孩子们平时的生活里根本没有接触过这些工器具,就为了让他们能尽快熟练掌握带电作业流程,我就把所有的操作步骤‘化整为零’,每天一个知识点的给他们讲解。这些孩子也肯学,进步很大,从刚开始一个常规的接火作业需要好几个小时到现在只需要20分钟,他们的成长我都看眼里。”说起带电处的年轻人,曹小明满脸的骄傲。

从2016年3月配电带电作业处成立,到2016年9月带领团队取得内蒙古自治区配电带电作业专业技术比武团体第一名,曹小明用6个月实现了乌海供电公司配电带电作业专业“零”的突破。

“我一直跟职工们强调,带电作业虽然没有营销的职能,但我们有时直接面向用户,一定要有服务的高度。”凭着这股劲头,曹小明带领配电带电作业处不断提升作业水平和能力,从2016年全年100次带电作业,到2024年带电作业突破千次,以每年40%的增长率实现“零停电”工作目标,身披黄衣,穿梭在电流之间,守护万家灯火。

“我对年轻人要求比较严格,看到他们的成长我很欣慰,希望他们能站在我的肩膀上看的更远,有更大的突破。”如今,那些最初对带电作业一无所知的毛头小伙子一个个都成为了配电带电作业的技术高手,在专业领域能够独当一面,技能鉴定考核全部通过。

工作砝码不断增加,生活的天平就会倾斜。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他,却在家庭中留下了许多遗憾。孩子成长的重要时刻,他大多因工作未能参与。孩子的家长会、毕业典礼,他常常缺席。面对孩子渴望陪伴的眼神,他满心愧疚。但家人始终是他最坚强的后盾,妻子默默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毫无怨言地支持他的工作。

从输电管理处的“北疆楷模”进入到“不停电”的新时代,曹小明完成了从工人到工匠的蜕变,不同战场,但依旧秉持初心,平凡工作,但仍然铸就不凡,用坚守、坚韧、传承将劳动、劳模、工匠精神写在了“人民电业为人民”的生动实践中。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庆云500千伏变电站4台主变轮停检修工作完成

高空检修 守护“大动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