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80后少数民族干部,深耕北疆电力事业二十五载,以始终牢记“国之大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满腔热忱投身于习近平总书记交给自治区的“五大任务”,在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中领任务、抓落实,为自治区能源基地加快建设、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和民生供电服务做出突出贡献。近年来,先后荣获企业诚信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劳动模范、“敬业奉献”蒙电楷模荣誉;牵头实施的科技项目获国家级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24年度电力创新特等奖,是新时代能源电力领域的优秀楷模。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助推能源基地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做表率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石广同志就是这条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如果说中国风电看内蒙古,那么内蒙古风电离不开乌兰察布,乌兰察布被誉为“空中三峡,风电之都”,已建成千万千瓦级清洁能源基地。立足乌兰察布独特的风光资源优势,石广深知让新能源及时并网、安全送出、科学利用,是推动能源基地发展的关键,牵头建成全国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和蒙西地区首个“园区绿色供电”示范项目、首个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项目等一批标志性工程,三年间并网新能源840万千瓦,相当于再造一个中型发电集群,建设速度和并网容量位居全区前列。在他的努力下,乌兰察布率先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目前地区新能源装机达1678万千瓦、占比超过60%,居蒙西电网第一。如今的乌兰察布,已然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和消纳利用地区,石广同志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能力,在追风逐日中守护壮大着乌兰察布能源基地。
主动作为、开拓进取,在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新路径中挑大梁、做贡献
为保障乌兰察布市重点产业发展,石广同志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己任,推动地区实现“水电气暖网”一站式办理,2024年“三零三省”惠及1.74万户小微企业、降低成本超1亿元。主动服务地区传统高载能和算力产业的保供、稳价、增绿、促消纳,创新提出“算力+绿电”协同发展模式,推进15项数据中心电网工程与算力项目同规划、同建设、同投运,组建“1+N”服务团队和园区服务驿站,吸引华为等12家头部企业落户,构建起“一度绿电创造百元产值”的数字经济生态圈。他以绿电交易为突破口,助力乌兰察布在自治区率先实现铁合金工业园区绿色供电,2024年全市交易绿电106亿千瓦时,相当于为华北地区减排二氧化碳860万吨,其中高载能行业使用绿电比例超60%,居全区第一。他以“点石成金”的创新精神和“久久为功”的奋斗精神,让乌兰察布大地“绿电”澎湃、“绿能”涌动。
挺膺担当、一心为民,在电力温暖千家万户新模式中勇担当、善作为
石广同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将满足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作为奋斗目标,在他的带领下,4.32万户转供电小区治理等一大批民生工程落地见效。在打造国家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城市试点中,摆在他面前的是时间紧、工期短,配套电网工程一年的建设任务相当于过去五年之和等一块块难啃的 “硬骨头”,作为主要负责人,他亲自指挥、不遗余力,毅然挑起破局攻坚的重担,协调施工队伍、调配物资、解决技术难题,高峰时组织192支队伍2876名施工人员接续奋战,让18.87万户农牧民提前实现清洁取暖,受到全市人民高度赞誉,他本人也得到乌兰察布市委政府实名表扬。四子王地区偏远,牧民们长期饱受用电难题的困扰,生活极为不便,石广多次深入偏远牧区进行实地调研,了解牧民的用电困难,近年来累计为1160户偏远牧民解决用电难题。当明亮的灯光照亮牧民的蒙古包时,石广也成为了牧民心中的“草原上的光明使者”,他用实际行动温暖了草原,也温暖了每一位牧民的心。
守正创新,矢志不渝,在筑牢电力保供根基新使命中扛重担、稳大局
在阿拉善工作期间,他深入调研、精准施策,针对额济纳地区长期存在的单回路供电、可靠性低等历史难题,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组织各方力量,成功建成国内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示范项目。不仅彻底解决了额济纳旗3万余居民和厂矿政企的用电难题,更为全国微电网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斩获2项国家级奖项,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在阿拉善新井煤业“2·22”事故救援中,他第一时间主动驰援,与专业技术人员一道不分昼夜,仅8个小时实现应急用电转网电供电,连续52天坚守一线确保了救援现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以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赢得了自治区党委政府认可。
在石广同志带领下,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经营指标连年位居蒙西电网前列,尤其是2024年企业售电量突破680亿千瓦时大关,获评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综合绩效考核A级分公司。
从辉腾梁上的风机矩阵到算力集群的绿色心脏,从草原深处的光明驿站到蒙古包里的温暖灯光,石广用二十几载如一日的坚守诠释着“蒙古马精神”的时代内涵,他扎根基层、倾心奉献,以信仰和追求推动能源基地建设,以创新和担当实现能源低碳转型,以汗水和行动践行国企为民宗旨,让清洁能源点亮北疆每个角落,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自治区能源电力事业贡献了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