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彦淖尔市五原县,每到盛夏时节,百万亩葵花竞相绽放,金色的花海绵延至天际,勾勒出一幅壮丽的乡村画卷,内蒙古电力集团巴彦淖尔供电公司正以汩汩电流为笔,在“中国葵花之乡”这一片“金色海洋”中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服务答卷,让“美丽产业”真正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
动力电灌溉 数智农业“电”亮丰收路
走进塔尔湖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智能滴灌系统正精准作业。“现在只要手机一点,水泵自动启动,水量、施肥都能控制,省工省力还节水。”种植户李强介绍。为以精准服务支撑农业生产,公司建立“一村组一驿站一网格”,配置899名电力网格员融入3050个政府基层服务网格,保障灌溉设备零故障运行。针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需求,通过“一项目一专班”机制实现配套电力设施“同步规划、超前建设、智能运维”全周期管理。2025年公司计划投资1.48亿元,改造10千伏线路570千米、0.4千伏线路114千米,配电变压器51台,使可靠电能成为县级产业发展、农业经济繁荣、农企致富增收的重要引擎,推动了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
打好“特”色牌 向日葵海聚“链”成势
从种植到加工,从研发到销售,电力贯穿了向日葵整个产业链,为了让葵花籽既产得出、产得好,也卖得出、卖得好,公司积极开展“助企行动”,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前移服务关口,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局、各乡镇政府,实行“保姆式”跟踪保电服务,经常性上门走访辖区内农作物大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全面了解从收割到电烘干、存储、加工等各环节用电需求,协助用户优化用能方案。眼下,向日葵产业在电力的加持下已经形成了以三瑞农科为引领的种子研发,以各类新型主体为依托的基地种植,以三胖蛋为龙头的加工销售、外贸出口全产业链体系,将助力“金色产业”全链条发展,推动向日葵产业“转型蝶变”“提质聚变”。
花海变“金海” 电力护航乡村文旅
五原县深入挖掘葵花旅游文化,建成全国最大的葵花主题公园,每年7月至9月,“母亲河畔万亩葵海”已经成为五原县旅游的“金招牌”,灿烂的金色花海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打卡。
为助力特色农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该公司创新实施“农业+文旅”工程,新建10千伏线路3千米,安装景观路灯200余盏,并配备应急电源车。在全区花季旅游河套向日葵旅游文化节以及第21届国际向日葵大会期间,五原供电公司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情况,编制专项保电方案,提前对重要保电线路进行特殊巡视,全力以赴保证线路设备健康运行,助力打造五原县葵花旅游新业态。据悉,2024年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500万元,葵花成了“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