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新华社】高质量“智库”服务托举电网规划新高度

内蒙古电力集团内蒙古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紧跟国家“双碳”目标、内蒙古自治区“两率先,两超过”目标及内蒙古电力集团“1469”中长期发展战略要求,稳步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研究,持续做强主网规划、做实技术支撑。

“沙戈荒”的“绿色”转型

沙漠、戈壁、荒漠……这些人迹罕至的地方在今天已经成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主战场,“沙漠”迎来了“绿色”转型,中国新能源发展的新版图正在徐徐展开。

地理上,内蒙古电网东西跨距超过2000公里,源荷分布不均匀,煤电主要集中在南部,新能源分布于西北部,负荷主要位于中东部,整体呈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格局,极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类似于全国电力系统的缩影,在内蒙古率先建成新型电力系统,将极具示范意义。

在这一新征程上,经研院全力支撑自治区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先后牵头完成了自治区“十三五”“十四五”能源发展、电力发展及新型电力系统行动计划等重大规划研究。积极响应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让大基地新能源项目“先动起来”的工作部署,依托接入系统评审工作全力服务沙戈荒新能源大基地规划建设,确保基地新能源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高质量完成《蒙西电网支撑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目标网架》等成果,围绕国家关于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提出了具体技术路径及实施方案。

新质生产力培育“智库”新动能

2022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发布了六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的实施细则,对电网规划提出了新要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经研院团队持续从技术、标准、制度等方面创新思路举措,2023年1月以来,已向145个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提供了生产模拟校核及可调能力测算数据支撑,涉及新增新能源规模超过5500万千瓦,强化了工业负荷企业与新能源企业的利益纽带,拓宽了新能源的消纳空间,促进了产能融合,建立了共建共享的市场化新能源产业生态,电网企业在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的枢纽作用得到了充分显现。

此外,经研院致力于构建技术、管理双轮驱动的创新体系,着力培育高质量规划智库产品,逐步形成了一套以“平台协同、工程驱动、技术护航”为整体思路,技术和管理保障体系上的“双闭环”电网规划体系实施路径,有效提升了规划业务的应用深度及工作效率。研发形成了一批具有蒙电经研特色的智库产品,《内蒙古电网发展报告》和《内蒙古电网图集》等产品在行业内取得较好口碑。

在这场能源转型的大潮中,经研院将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好改革创新之路,引领电网规划迈向新高度,为内蒙古自治区电网建设和新能源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全力做好 防汛保供电

电送老百姓“炕头上”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