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凛冽,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岱海国际滑雪场宛若一幅银白画卷。12条雪道如银色丝带蜿蜒山间,千余名滑雪爱好者纵情驰骋,缆车穿梭、造雪机轰鸣,冰雪经济的热潮扑面而来。这片沸腾的冰雪世界背后,凉城供电公司以“满格电”为冰雪产业注入澎湃动能。
织密冰雪季保电网
作为内蒙古地区规模较大的滑雪场之一,岱海国际滑雪场今冬迎来客流高峰,日均接待量超1500人次,用电负荷峰值达4144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15%。面对激增的电力需求,凉城供电公司提前启动“冰雪护航”行动。在冰雪季来临之前,就成立了保供电工作小组。“我们对滑雪场的供电线路进行特巡,重点检查了线路接头、绝缘子等关键部位,并对滑雪场内的配电室、造雪设备、缆车等用电设施进行全面体检,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凉城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展隐患“清零”行动,保证应急体系“全时在线”,进一步升级电网“筋骨”。截至目前,已投资649万元,新建改造10千伏架空线路共计 11.72千米,10千伏电缆线路共计1.05千米,新装柱上断路器3台,供电负荷最大接待容量提升至16620千瓦。无人机巡检覆盖率达100%,排查并处理线路覆冰、设备过热等隐患11处。组建30人抢修专班,配备2台移动发电车、15台应急照明设备,实现“15分钟响应、1小时到场”。
“造雪机、缆车、夜间照明都用电负荷极大,供电不稳直接影响游客体验。”滑雪场综合部经理王宏伟感慨,“今年电力供应无缝衔接,雪场营业时间延长了3小时,收入增加了20%。”
-30℃下的坚守
除夕夜,岱海滑雪场灯火璀璨,游客们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的寒风中等待跨年烟花。而在雪场后山的供电线路上,抢修队员梁俊和同事正顶着刺骨寒风,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线路接头。“越是节日越不能松懈,我们的‘跨年仪式’就是盯着数据波动。”梁俊哈着白气笑着说。冰雪季以来,凉城供电公司累计投入保电人员150人次,开展夜间特巡20余次,处理突发情况4起。电力工作者们用冻红的脸颊、结冰的睫毛,换来雪场“零停电、零投诉”的纪录。
“供电公司不仅是‘保电卫士’,更是‘发展合伙人’!”凉城县文旅局局长张霄飞表示,“电力满格,让‘冷资源’真正变成了‘热经济’!”
2024年雪季,岱海滑雪场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岗位就业得到稳步提升。更令人振奋的是,依托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全县领域发挥优势、整合资源,打造特色“康养旅游”品牌,推出“冰雪温泉体验季”,积极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打造“全域+全季”冰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