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新华网】一弯碧水入画来——内蒙古电力集团赋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纪实系列报道

取之用之,绵延不绝。保护并利用好黄河水资源,不仅关乎“塞外粮仓”河套灌区的民生福祉,还牵动着“一湖两海”生态的健康发展,更支撑着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

乌拉特前旗高标准农田。(徐自宏 摄)

近年来,河套灌区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灌区完全依赖人工传递记录水情信息的时代一去不返,实现水情联合、实时、精确监测调度。巴彦淖尔供电公司“以电折水”发挥电能精准计量优势,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满足高标准农田引黄滴灌用电需求。截至2023年底,采用“区块责任链”协同联动机制,累计让5237万亩高标准农田享受到“三零、三省”服务,节水高达20%,成本降低50%,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电能。

岱海湖畔送服务。

位于乌兰察布的岱海,在历史上素有“塞外明珠”之称,然而过去几十年,湖面急剧萎缩、水质恶化。2022年,在岱海生态应急补水(黄河水)工程实施过程中,呼和浩特供电公司为托克托县、和林格尔县两处引黄入岱水泵电站设计送电启动方案,完善调度协议,助力岱海生态应急补水工程全线贯通,黄河每年向岱海补水4466万立方米,流域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呼和浩特抽水蓄能电站。

发展风光电等清洁能源,伴随着电能消纳和储能问题。内蒙古电力集团依托黄河水利优势,加快发展抽水蓄能。今年11月,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完成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浇筑、上水库大坝填筑;包头美岱、巴彦淖尔太阳沟等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蓄势待发;呼和浩特可镇、包头百灵电网侧独立新型储能电站示范项目即将投运;网内运行与在建抽水蓄能电站装机总容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黄河流域的抽水蓄能电站大规模建成后,将进一步满足电网灵活性调节需求,保证蒙西新型电力系统全时域的功率平衡和动态稳定运行。

清窑牵线检修。(李顺鹏 摄)

5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以优质服务赋能平畴沃野,以稳定电流助力引黄济岱,以绿色储能“碳”索电网发展,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以新技术涵养水源,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内生动力,以清洁绿电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新型电力系统“含绿量”十足。

清水河老牛湾风景区实景。(李顺鹏 摄)

5年间,从乌海湖的候鸟齐飞,到乌梁素海的碧波荡漾,从河套灌区的沃野欢腾,到南海子湿地的水草丰美,再到被誉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的老牛湾……俯瞰“几字弯”,山青、水秀、空气新,尽显黄河之壮美。

在黄河内蒙古流域,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一幅以绿色为底色的壮丽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面向未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将继续锚定国家发展战略,助力自治区办好“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在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贡献蒙电力量,续写保护黄河安澜的新篇章。(杨学辉 郝丽媛 范如萱)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庆云500千伏变电站4台主变轮停检修工作完成

高空检修 守护“大动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