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赋能,产业革新。在碳排放与水资源的双重约束下,加快黄河流域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与能源产业技术革新迫在眉睫。近年来,乌海、包头等资源型城市正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乌海供电公司员工在乌海高新产业园开展驻区服务。
曾经“一煤独大”的“乌金之海”,因地制宜开辟绿色发展路径,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乌海市强力扭转过度依赖矿产资源开发的惯性思维,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两大全产业链基地。内蒙古汇达一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入驻高新产业园区,是一家光伏产业链下游开展光伏组件生产的新能源制造企业。为满足企业用电需求,乌海供电公司坚持“一口对外、全过程服务”,让客户经理提前介入,提供优质服务,得到客户好评:“从申请项目报装,到验收送电仅用了26天,效率很高!”企业投产后将实现年新增绿电70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8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00万吨。良好的用电营商环境,使众多企业的优质项目集聚成势。
包头供电公司工作人员走进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走访服务。
曾经在历史上为国家、自治区发展建设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工业城市包头,如今凭借稀土、晶硅等产业集群焕发生机,电力的可靠供应成为企业崛起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包头供电公司前移服务关口,仅用27天挂牌成立11家电力服务站,实现全市工业园区全覆盖,让“上门服务”变为“驻园区服务”。包头市华星稀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就是享受这一驻区服务的企业之一。该企业于2010年入驻包头稀土高新区,起步时生产情况不稳定,通过供电公司的驻区服务、跟踪指导、助企纾困,累计节省用电成本14.55万元。
5年来,内蒙古电力集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所属9家供电单位41个供电分局故障报修、客户投诉业务全部纳入95598系统统一管理,话务接通率大幅提升;全面推广“三零、三省”服务,压缩客户业扩报装流程,最早在全国实现160千瓦及以下低压小微企业办电全免费;建成园区电力服务站、企业专属电力服务站、嘎查村电力服务点、“双网融合”网格服务的四级主动服务新模式。
阿拉善供电公司用电检查人员走访企业。
截至今年10月底,内蒙古电力集团累计为69万客户节约办电成本超67亿元,线上办电率提升至98%,以优质服务赋能产业发展,以绿电暖巢引凤来栖,全力保障和服务沿黄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