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创新 > 正文
聚“集”向“智” 电能计量管理创新显成效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供电服务体系和新型电力市场加快建设,经济社会对计量装置的多元需求持续增长,电能计量专业的基础支撑作用需要全面发挥。内蒙古电力集团把握发展形势,精心开展顶层设计,积极推行电能计量集约化管理,全力提升计量集约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当前,集团公司计量装置运行电能表数量达1000万只,采控终端近30万台,集约化管理体系贯穿各类计量装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多方面整合优化专业资源,推进技术进步和管理革新。

首先实现资质授权集约,组建电能计量公司,成功取得面向蒙西地区的计量专业资质授权,向区域内各类市场主体提供计量服务。

开展采购供应集约,推行省级集中框架采购,实现计量装置无属性化,保证计量装置在各类工程项目间的灵活调拨使用。

推进计量检定集约,利用“六线一库一平台”开展全品类计量装置自动化检定,实现检定业务无人工干预,打造计量“黑灯工厂”,电能表年检定量可达250万只。

推动仓储配送集约,建设四级智能立体库房,建立统一配送机制,依托智能化管控、整体化运作强化计量装置周转和配送能力,提升计量资产利用效率。

集约化管理彻底疏解了以往管理堵点。

传统的分散管理模式下,各盟市供电公司各自开展计量装置管理,不同项目属性的计量装置难以互用,检定、配送占用大量人力资源,导致管理成本攀升、业务效率低下。集约化管理模式落地后,检定运维人员大幅压减,专业人员能够支撑现场作业、计量数据监控等业务发展,业务结构大幅优化。计量装置采购费用减少1000万余元,投资效益及资金使用效率切实提升。资产调拨配送科学合理,带来的资源节约、管理集约成效初步彰显。

集约化管理的成功实践,将全面提升计量专业的数智化水平,推动相关专业的共融共促、转型发展。

采购、检定、仓储、配送多项传统业务的质变,不仅进一步保障计量装置的准确可靠、及时供应,有力推进计量装置迭代,维护集团公司经营安全,更为扩展专业内涵、全面发挥专业作用奠定管理基础。

下一步,集团公司将把握发展契机,积极构建智能量测体系,加快智能物联电能表推广应用,推动新一代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上线,向涉碳计量、用电数据分析应用发力,为政府、社会、客户提供多元高效的用能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播放 请点击下载后播放
责任编辑:
关闭
热点新闻

庆云500千伏变电站4台主变轮停检修工作完成

高空检修 守护“大动脉”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