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蒙电先锋 > 正文
胸怀绿色梦想 构筑“空中三峡”


近日,“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2十大年度网络人物在呼和浩特市揭晓。乌兰察布供电公司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部在全区500多人(组)参评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获评2022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最受关注集体。

“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网络人物评选由新华网内蒙古分公司承办,是内蒙古自治区首个以基层普通群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网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线上投票,专家线下评选并举行年度颁奖的公益品牌活动。2022网络人物评选自2022年3月1日启动,乌兰察布供电公司积极组织申报,得到了集团公司及各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顺利通过了线上公众投票,并最终获选。

不管是风沙还是雨雪,他们总是奋斗在一线无怨无悔,他们带走黑暗、追寻光明,不后悔也不后退;不管是严冬还是酷暑,他们总是冲锋在前无惧无畏,他们开疆辟土、云端作业,不退却也不放弃。他们就是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这支敢打硬仗的乌电铁军肩扛绿色希望、勇挑建设重任,仅用105天高质量超前完成任务,创造了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源网荷储一体化”的绿色梦想,这支电力“奇兵队”获评新华网“中国网事·感动内蒙古”2022年度网络人物评选最受关注集体,荣获2021年度内蒙古电力集团“蒙电楷模”称号。

攻坚克难 跑出基建“加速度”

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和中国三峡集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现代 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批示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企地共建推动新能源产业持续发展的重大实践。是全球规模最大、国内首个“源网荷储”示范项目,也是紧紧围绕内蒙古战略定位,助力内蒙古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新能源产业高地的自治区重点工程项目。项目的示范效应将推动绿色用能健康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有价值的探索和贡献。

2021年,对于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而言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的新冠疫情形势和艰巨的工程建设任务,工程建设部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向党和人民、向自治区政府、向集团公司以及三峡集团立下“招必战、战必胜!”的军令状。为了这一承诺,他们不畏严寒抢抓进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不为人知的艰巨挑战。现场管理团队抽调22个施工班组共528名施工人员,分土建、安装、架线开展三阶段交叉作业。仅用3个半月时间完成了原定15个月的工期,跑出了惊人的基建“加速度”。不仅打通了绿电外送的主动脉,也创造了国内18摄氏度至零下20摄氏度特殊气候条件下最快施工记录。

项目前期,面临工期紧、时间短、任务重的艰巨挑战,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项目核准以及跨越手续办理工作,实现依法合规开工建设,特别是文物手续办理,成为内蒙古电网首个完成跨越北魏长城文物控制区手续的工程,为后续工程跨越长城手续办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加快项目落地、保证工程质量以及精简进场人员,为项目招标开辟了“绿色通道”,采用设计、监理、施工、线路材料一体承揽、同步挂网的EPC联合体模式进行招标,减少用时近60天,大幅度缩短工程建设周期,为后续开工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环保施工 激发绿色施工“新动能”

三峡示范项目位于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与察右中旗境内,为深入贯彻绿色工程建设要求,充分体现项目示范意义,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精准运用“绿色”标尺,采取一系列清洁环保施工措施达到节能降耗、绿色环保、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标。

为减少施工车辆对环境的影响,保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设专人指挥罐车行驶,设置错车平台防止碾压草场,并在施工完成后对地面进行平整修复。同时,在作业过程中及时组织人员回收建筑垃圾,避免造成环境污染。项目建设的经验拓展着绿色电网建设的内涵,也指引更多项目走上绿色快车道,为乌兰察布电网建设奠定了绿色友好的品牌形象。工程在牧区建设过程中,积极主动了解牧民实际情况,帮助牧民解决用电问题,严抓现场机械车辆使用严防草场碾压,达到工程与环境和牧民的自然和谐、交融互惠。

对于乌兰察布这样的高寒地区而言,冬季施工难度成倍增加。四子王旗早晚温差极大,白天施工队员被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夜晚杂夹着雪的夜风顺着临建棚的空隙无孔不入,队员们盖着厚厚的棉被都会冻醒。工地上最难解决的还是用水问题,施工队的生活饮用水基本靠从邻近的苏木拉回来,洗澡对他们而言更是天大的奢望。“这些生活上的困难都能忍受,最让我内疚的是,女儿今年都升高中了,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她高中学校宿舍环境是个啥样?”此时,一向自信又健谈的基建部部长王海青望向远方默默无语。

以情换心 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

清障工作历来是工程建设的“拦路虎”,凡是基建人都有同感,拿下清障工作几乎等于工程完成了一半。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部积极主动对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现场踏勘,开展敏感性分析工作。积极与当地少数民族牧民沟通协调,全力解决工程现场青赔清障事宜,为工程梳理推进保驾护航。

副部长王海龙的真实经历让他对这项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那是2018年深秋,施工队在牧区看见一位年迈的老人在塔下拾捡工程遗留下的零碎木屑,他便走过去帮助老人拾捡。言谈中得知老人家里很困难,捡点碎木头烧火。老人佝偻的身躯让王海龙心头一阵酸涩,他掏出300元钱放进了老人那双粗糙颤抖的手中。从此,施工队路过都会把施工剩余木屑包好送到老人家,还经常带些日用品给老人。这位老人腿脚不利落,眼睛也不好使,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个好心的“城里娃”。

2021年深秋,三峡工程建设又一次途经这个苏木,王海龙主动请缨接下了与农牧民协调青苗赔偿的艰巨任务。几十号男女老少拦着不让进,不管他怎么耐心解释也无济于事。就在这时,人群中冲出一位老人,她流着泪说:“老乡们啊,不要为难他,我老太太一把年纪了,我敢替他担保,他是个好人,他答应我们的事儿一定能办到。” 此时,大家都怔住了,脾气火爆的年轻人也纷纷放开了手。王海龙扶起老人感动地说不出话来,一行热泪流在黝黑的脸颊。

为取得牧民的信任,王海龙多次深入少数民族牧民家中协调,克服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的难题,一次次向他们讲解电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青苗赔偿政策,梳理青赔工作流程。通过真诚的沟通,将影响清障工作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一一化解。

王海龙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个细节,他在施工现场成立工程业主项目部,组建临时党支部协调施工现场,从施工图纸出版、物资设备材料到场、施工力量配置和工程验收消缺都严格把控。特别是针对新冠疫情、冬季施工、消防、交通安全建立应急保障机制,保障现场的应急管控能力,及时制定纠偏措施,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他把对牧民的关怀和维护民族团结的决心用在工作中,推动清障工作顺利解决,为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架起了民族团结的“连心桥”。

全程管控 密织安全“防护网”

为规范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工作内容和程序,现场管理团队明确工程安全目标,加强安全岗前培训,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意识、强化现场安全管控,有效防范安全风险,科学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强化一线施工人员危险点辨识,增强人员安全意识。同时,会同各参建单位分析建设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大力规范车辆、机械、人员行为,并按标准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围栏、安全告知,以一系列细微而具体的举措保障安全施工。

为全面保障工程质量,现场管理团队加强图纸会审,严抓设计交底,排查设计质量通病,提高设计出图质量;对施工原材料送检严格把关,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强化施工技术质量,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标准工艺落实建设质量,督促现场监理做好旁站监督工作,并留存影像资料;做实工程三级质检工作,强化标准工艺落实和阶检回复。

工程项目部还紧抓工程项目送电前期准备工作,合理安排停电计划,同步开展站内设备验收、电缆线路验收以及用户设备验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人员聚集现场次数,压缩停电时间,将电网运行风险降到最低。

2021年12月29日,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空中三峡”在塞上草原巍然屹立。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能源发展理念,交出了一份电网建设的“绿色答卷”。中国三峡集团第一时间向内蒙古电力集团及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工程建设部担当实干、排除万难,创造出“中国速度”,以实际行动为内蒙古新能源建设提供一流电网保障!三峡乌兰察布新一代电网友好绿色电站示范项目的成功是国内电网侧新能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源网荷储”一体化进入新纪元。乌兰察布供电公司工程建设部在助推三峡集团清洁能源事业发展,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绿草萋萋至白雪皑皑,从黎明破晓到夜幕降临,沐浴着国家绿色能源开发的春风,“空中三峡”在辉腾锡勒草原拔地而起。宁静的草原上风机运转,源源不断的电能划破夜的沉寂,点亮城市的繁华。在这场特殊而艰巨的攻坚战中,还有很多像王海青、王海龙这样参与工程建设的干部员工,他们早已没有了节假日的概念,整日加班加点、风餐露宿,过着与水泥、电杆、设备为伍的枯燥生活。如今,一座座巍巍耸立的铁塔、一条条熠熠生辉的银线见证着他们胸怀绿色梦想,勇创工程奇迹的楷模精神。



责任编辑:王希娟
关闭
热点新闻

不负春光忙春检

春查“把脉”安全工器具

热点专题